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风二首次子美韵·其二》
《秋风二首次子美韵·其二》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秋风淅淅吹客衣,日光奄奄寖已微。

自我行吟楚泽畔,三月不通家问稀。

清霜冷落岁将暮,仆御借问何时归。

我今萍梗任飘泊,怀土却悟从来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风萧瑟、日光渐弱的季节变化,内心涌起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以“秋风”、“日光”、“清霜”等自然景象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

首句“秋风淅淅吹客衣”,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风的细微与寒冷,仿佛能感受到衣物被风吹拂的质感和凉意。接着,“日光奄奄寖已微”进一步描绘了光线的逐渐减弱,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自我行吟楚泽畔,三月不通家问稀”两句,通过“行吟”和“不通家问”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独自漂泊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楚泽”可能是指诗人所处之地,或是象征性的表达,强调了诗人与家乡的隔绝感。

“清霜冷落岁将暮,仆御借问何时归”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清霜”和“岁将暮”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仆人或御者询问归期,反衬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

最后,“我今萍梗任飘泊,怀土却悟从来非”两句,诗人自比为随波逐流的浮萍,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漂泊与归宿的深刻思考。他意识到,尽管渴望回归故土,但现实中的种种羁绊使得这种愿望变得虚幻而不切实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思乡和自我反思的意境,展现了宋代文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次韵安止春词十首·其九

青春又送一年来,不道春霜两鬓催。

春浅春深春自老,且将怀抱向春开。

(0)

阮师旦希圣彻垣开轩而东湖仙亭射的诸山如在掌上予为之名曰新轩盖取景物变态新新无穷之义赋十绝句·其二

东湖水似鉴湖明,红白荷花自在生。

只有香风吹客座,更无烦暑到檐楹。

(0)

陪朱行中龙图饮澄惠院二首·其一

寒烟淡日满沧洲,台榭相通一径幽。

志欲吞吴嗟隔水,力能成魏密藏舟。

纸窗趁晓开黄卷,蒲叶涵春付白鸥。

千载废兴何可问,一樽浊酒更迟留。

(0)

芜阴北寺桧轩

青幢碧盖俨天成,湿翠濛濛滴画楹。

禅客自陪千岁老,游人时把一樽倾。

耻随桃李春风短,夺尽松篁夜气清。

安得鬼仙提巨笔,不容左纽独传名。

(0)

和留秀才秋日田舍

物幻非真只自知,却寻田舍度衰迟。

漫为陶令柴桑乐,不学荆轲易水悲。

午睡最能消永日,一巢长欲寄深枝。

闻君亦有逍遥趣,可濯沧浪共赋诗。

(0)

白莲院观蔡君谟要师遗迹

盘屈龙蛇未奋身,老禅当日亦知人。

来趋莲幕文章客,去作金銮侍从臣。

物外论交终不泯,壁间题字尚如新。

年年杨柳春先绿,谁复多情与望春。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