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其五》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其五》全文
清 / 多隆阿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磨盘山下路,曲曲近水隈。

浮沙没车辙,马缓扬鞭催。

人家临涧外,旅店巷口开。

游倦趁早宿,解装入门来。

院僻杂草芥,榻垢腻尘灰。

倦极难骤寐,屡次剪灯煤。

小立石阶下,斗杓暗转魁。

秋声听不尽,落叶下荒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秋时节,诗人从一面山的金州长甸铺出发,沿途所见的景色与心境。首句“磨盘山下路,曲曲近水隈”,以磨盘山下的蜿蜒山路,贴近水流的边缘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接着,“浮沙没车辙,马缓扬鞭催”两句,通过描述路上的浮沙掩盖了车辙,以及马缓缓地扬起鞭子催促前行的情景,既表现了旅途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急切与疲惫。

“人家临涧外,旅店巷口开”描绘了途中的村落景象,旅店在巷口开放,预示着前方有人家可歇息,为旅途中的人提供了一丝慰藉。

“游倦趁早宿,解装入门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旅途劳顿,急于寻找住宿之处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对归宿的渴望。

接下来,“院僻杂草芥,榻垢腻尘灰”两句,通过描写偏僻的院落中杂草丛生、榻上灰尘厚重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倦极难骤寐,屡次剪灯煤”表现了诗人尽管疲倦,但难以立即入睡,多次剪灯芯以保持清醒的状态,反映了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小立石阶下,斗杓暗转魁”描绘了诗人站在石阶之下,仰望斗柄转动的场景,既有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宇宙浩瀚的敬畏之情。

最后,“秋声听不尽,落叶下荒台”以秋风中听不完的声音和飘落在荒凉台上的落叶,收束全篇,不仅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也寓意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末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多隆阿
朝代:清   字:礼堂   籍贯:八千   生辰:1817年12月20日—1864年5月18日

呼尔拉特氏,达斡尔族,清代隶属满洲正白旗,著名军事将领,擅长指挥马队,在同治中兴时期和湘军第一名将鲍超齐名而过之,有多龙鲍虎之誉。1862年(同治元年),陕西回民起事,于十一月抵达潼关,次年二月攻占回军在同州的两个重要据点羌白镇和王阁村,九月攻占苏家沟和渭城湾,杀死叛军一万七、。至此陕西回军被迫向甘肃撤退。1864年(同治三年)4月1日,攻占盩厔,进城时遭流弹击中,延至5月18日伤重不治。赠太子太保,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入祀京师昭忠祠,谥忠勇
猜你喜欢

泛舟江上戏作采莲曲三首·其一

兰舟忆昔下横塘,莲花初开莲叶长。

谁道今朝鶗鴂至,回桡愁见两鸳鸯。

(0)

过姑苏访郭郡博

高士传家更有诗,偶从岭外荷君知。

平原文学推匡鼎,此去吴门一解颐。

(0)

大中桥晚眺

佳气葱芊望不遥,汉家宫殿切丛霄。

五陵车马今何在,依旧斜阳白下桥。

(0)

鄱湖歌九首·其六

庐岳风烟从古开,御碑传诏九重来。

天池锦绣丹青合,五色云缠白鹿台。

(0)

春日豫章游览十首·其十

千花万花日暮飞,石头渡西江舸稀。

无钱取醉禁愁得,芳草如烟人未归。

(0)

春日豫章游览十首·其八

千枝杏花高照门,脩竹夹池如兔园。

自昔西江尊帝子,只今南国奉王孙。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