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帽支离岂足叹,旧时车笠可曾寒。
空山伴侣莺相侍,胡蝶身名梦己残。
鸡黍故人多宿草,桃花此去各渔竿。
从君努力藏名姓,马首无烦短刺干。
皂帽支离岂足叹,旧时车笠可曾寒。
空山伴侣莺相侍,胡蝶身名梦己残。
鸡黍故人多宿草,桃花此去各渔竿。
从君努力藏名姓,马首无烦短刺干。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依韵酬百旃》。诗中描绘了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世俗的超脱。
首联“皂帽支离岂足叹,旧时车笠可曾寒”,以简朴的装扮和过往的艰苦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岁月的淡然态度,不以物质的贫乏或生活的艰辛为憾事。
颔联“空山伴侣莺相侍,胡蝶身名梦己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自由的画面:在空旷的山林中,诗人与黄莺相伴,仿佛自己已融入自然,如同蝴蝶般遗忘了世间的名利纷争,梦境般的往事已成过去。
颈联“鸡黍故人多宿草,桃花此去各渔竿”,通过对比昔日的故友如今可能已逝去,以及自己未来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憧憬。鸡黍象征着朴素的友情,而桃花则预示着诗人将如桃花源中的渔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由自在的生活。
尾联“从君努力藏名姓,马首无烦短刺干”,是对友人的鼓励与期待,希望友人也能勇敢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不必为世俗的名利所累,保持真我,不受外界干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高阳狂生六十馀,入谒自通臣博徒。
刘季嫚士如庸奴,对客濯足以两姝。
生云足下扶义初,奈何不礼长者乎。
隆准一笑延坐隅,与随何辈载后车。
刻六国印识尤迂,向微留侯几误渠。
胡雏闻人说汉书,千载而下犹揶揄。
掉舌所得良区区,投身沸鼎何其愚。
呜呼,博徒果不贤腐儒。
通国兴仁逊,浑然太古时。
不营分表事,肯拾道傍遗。
山步多樵笛,郊行足酒旗。
马应无失塞,羊岂有亡歧。
坠李羞三咽,堆金畏四知。
如何仙圣境,著得窃桃儿。
饮啄于身切,宜无决择然。
岂其阳忍渴,嫌以盗名泉。
北泽行犹至,东陵恶莫湔。
羞为滥觞者,宁作挂瓢贤。
激齿希高士,流涎异醉仙。
枯肠一勺足,勿傍石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