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石熊峰阁老代祀泰山阙里》
《送石熊峰阁老代祀泰山阙里》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云亭炎帝馆,洙泗鲁王宫。

百代声名远,千秋望秩同。

郊禋元祀启,肸蚃九幽通。

奠玉分宸献,函香领钜公。

玑衡璇斗北,奎壁映天东。

鲸泽观沧海,鸿逵指岱蒙。

五松烟杪盖,双桧两稍丛。

华衮遗经在,金泥故检空。

铭崖晴倒景,文栋晓舒虹。

仙碣秦观罢,灵斿濩舞终。

周筵晞湛露,舜殿转薰风。

肃肃攀归鞅,明明翊化工。

(0)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送石熊峰阁老代祀泰山阙里》是一首送别诗,同时也描绘了祭祀泰山的庄重与神圣。诗人以云亭和洙泗为起点,提及了炎帝和鲁王的典故,暗示了祭祀的古老传统和崇高地位。"郊禋元祀启,肸蚃九幽通"表达了对大典的开启和天地神灵的沟通。

接下来,诗人通过"玑衡璇斗北,奎壁映天东"的景象,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将祭祀的地点与星辰、天地相连。"鲸泽观沧海,鸿逵指岱蒙"进一步强调了泰山的宏大与深远。

诗中还提到了五松、双桧等自然景观,以及儒家经典的存在,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铭崖晴倒景,文栋晓舒虹"描绘了祭坛的壮观和日出时的绚丽色彩。

最后,诗人以"仙碣秦观罢,灵斿濩舞终"象征祭祀仪式的结束,"周筵晞湛露,舜殿转薰风"则寓言了礼仪的洁净和祥和。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对祭祀泰山的敬仰和对阁老出使的祝福,展现了明朝士人对儒家文化和泰山圣地的尊崇。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题阙·其一

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

财物同箱匮,房中莫畜私。

(0)

梅花诗

隔坞亭亭趁水斜,纸窗云暗竹交加。

月痕隐约还添影,风信颠狂每妒花。

幽意半销春草岸,残香分入午蜂衙。

千回绕树吟诗立,西日林中对浦沙。

(0)

再赠伯念

茂陵多病日,诗句转清新。

丽藻看时辈,穷愁近古人。

莼丝吴苑暮,兰草楚江春。

珍重淩云赋,君王问侍臣。

(0)

杂诗四首·其一

日夕登高台,驰目穷千里。

众星灿云间,经纬谁能理。

神哉玉衡运,天枢无终始。

上有琼瑶宫,紫皇日端委。

我欲乘飞鸾,衔书碧云里。

声殷途逾遐,心长情何已。

怀中五色石,相见徒磊磊。

(0)

感遇

古木生高原,返景清光入。

旷野无萦怀,寒暮见荣特。

苍皮剥藓露,森阴凉萝月。

崒嵂风雨钦,惝恍鬼神格。

以兹老柯干,应有奇胸骨。

危立神不怡,念子令人恻。

(0)

题江贯道长江图

离离众树深,霭霭孤云碧。

山色望难穷,江流浩无极。

渔歌远渚昏,鸟下平芜夕。

惆怅涉风波,扁舟何处客。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