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熟不到釜,丝成不上身。
莫道江南乐,江南愁杀人。
谷熟不到釜,丝成不上身。
莫道江南乐,江南愁杀人。
这首《闾阎曲》是明代诗人张时彻所作,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描绘了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谷熟不到釜”,谷物成熟了却无法进入炊具,形象地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往往难以转化为生活所需,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与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
“丝成不上身”,蚕丝织成了布匹,却无法穿上身体,寓意着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与实际收益之间的巨大差距,揭示了社会不公和贫富悬殊的问题。
“莫道江南乐”,表面上看似在赞美江南地区的美景与生活,实则暗含讽刺,指出即便是在被视为富庶之地的江南,人们的生活也并非如表面般美好。
“江南愁杀人”,直接表达了江南百姓内心的忧愁与痛苦,他们面对生活的重压,感到绝望与无助。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社会不平等现象带来的深层次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宦游非所安,举足常徊徨。
官事似马曹,自谓真漫郎。
犹惭上官前,簪裳久低昂。
归辄痛扫溉,草木有幽香。
但令眼中青,不问眉间黄。
何期逢故侯,一见心清凉。
扬袂指乡国,矫翼西南翔。
危言气峥嵘,高怀涕淋浪。
更怜凡草木,欲置桃李场。
作诗借光辉,此意宁可忘。
吾之好石如好色,要须肌理腻且泽,真成入眼轻连璧。
吾之好石如好声,要须节奏婉且清,真成入耳轻连城。
闽浙江淮随牒去,岂无一二石佳处,终之难得声色具。
飞篷今始转广东,英石不与他石同。
其色灿烂声玲珑,小山突兀百千重。
万钱得之归自奉,稍闲更为山作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