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惠律大师》
《赠惠律大师》全文
唐 / 刘昭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秋是忆山日,禅窗露洒馀。

几悬华顶梦,应寄沃洲书。

风月资吟笔,杉篁笼静居。

满城谁不重,见著紫衣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huìshī
táng / liúzhāo

qiūshìshānchánchuāng
xuánhuádǐngmèngyìngzhōushū

fēngyuèyínshānhuánglóngjìng
mǎnchéngshuízhòngjiànzhùchū

翻译
秋天是怀念山的日子,禅房的窗户上洒满了露水。
在梦中我仿佛挂在了华顶峰,期待着寄去沃洲的书信。
清风明月激发了我的诗情,静谧的杉竹环绕着我的居所。
全城的人谁不看重这景象,初次见到身披紫色僧袍的僧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昭禹的作品,名为《赠惠律大师》。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佛学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

“秋是忆山日,禅窗露洒馀。”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秋天思念深山,通过禅房的窗户看出去,是那细微的露珠散落,一种清净脱俗的意境。"几悬华顶梦"则表现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如同悬挂在华丽的峰巅上的梦想。

“应寄沃洲书。”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信件的方式传递给远方的朋友或师长。"风月资吟笔,杉篁笼静居。" 描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以风月为伴,借助笔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也描绘出一种隐居的生活状态。

“满城谁不重,见著紫衣初。” 最后两句则是在提醒自己,即使是繁华的都市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重量,不应被世俗的观念所束缚。"见著紫衣初"可能隐喻着对高洁、超脱世俗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昭禹
朝代:唐

[约公元九o九年前后在世]字休明,桂阳(今湖南桂阳)人(全唐诗云:一云婺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梁太祖开平中前后在世。少师林宽为诗,不惮风雪。仕楚,累为县令,后署天策府学士,终严州刺史。著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存15首传于世。刘昭禹勤奋好学,早夕吟索诗句,自谓:“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他擅长五言诗,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曾经评论做诗:“五言如四十贤人,著一屠沽不得”,“索句如获五匣,精求必得其宝。”他为人虚心,不忌贤才,一次见到外地人石文德的诗篇,深为叹服,便竭力向马希范推荐,使之亦成为天策府学士。
猜你喜欢

句·其八

二天开佛日,一道羃卿云。

(0)

感兴·其二

寂寂卧空昼,忧怀忽无端。

揽衣乱西涧,复此凌西山。

春事已无多,半消霜霰间。

狂风更甚雨,时蔽江南天。

寒草昔衰靡,及兹秀平阡。

日晚幽阳生,馀光草中妍。

徘徊桃李花,瑟瑟飘寒烟。

(0)

友人自临川来携庾台赵先生与曾丈诸葛帐干丈联和康乐三谷诗句奇格老追遗韵千年间因难见巧玉叠琼重殆非窘才者所宜逐响矣不鉴芜庸欲藉手以窃风斲之诲辄依韵为四章因承教二丈·其一

谢游半天下,晚岁来兹山。

平生未识见,惊此红玉泉。

散珠流芳词,策琼想遗贤。

上探霞生岩,下历云度阡。

名存有瑶刻,事往如金烟。

世有好奇士,剪茨阐绳筌。

希此红泉名,欲作疑信传。

胜境会即是,何必户牖前。

洗耳天河边,听之流潺湲。

语发谤已兆,况复然不然。

(0)

笏未到身难击泚,兵如入手易擒吴。

(0)

入邑道中·其二

鼎立三才名曰人,分明宇宙为经纶。

不应雪虐风饕后,便作岩栖谷隐身。

(0)

次韵汪敬子

好善芝兰馨,恶恶鲍鱼腥。

一心宰天地,万世流风霆。

六经如元气,异端如氛埃。

会往洙泗滨,传取心印回。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