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郁嵯峨,长江撼碧波。
晴烟穷野望,山径续樵歌。
地险屯营列,时平住牧多。
维舟询往事,无复说干戈。
巨石郁嵯峨,长江撼碧波。
晴烟穷野望,山径续樵歌。
地险屯营列,时平住牧多。
维舟询往事,无复说干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山水画卷。首句“巨石郁嵯峨”以“郁嵯峨”三字生动地刻画出巨石高耸、气势磅礴的形象,为整幅画面奠定了雄伟的基调。接着,“长江撼碧波”一句,通过“撼”字形象地展现了长江水势的壮阔与力量,与巨石形成动静结合的对比美。
“晴烟穷野望,山径续樵歌”两句,进一步拓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晴朗的天空下,远眺田野,烟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悠远之感;山间小径上,樵夫的歌声回荡,既增添了生活气息,也衬托出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宁静。
“地险屯营列,时平住牧多”则将视角转向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地势险要之处曾设有军营,如今时局安定,更多的人选择在此放牧,展现了一种从战乱到和平的转变,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最后,“维舟询往事,无复说干戈”以诗人乘船停泊,询问过往之事,却听不到战争的痕迹,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东家缫丝如蜡黄,西家缫丝白如霜。
黄白丝,出蚕口,长短缫,出妇手。
大姑停车愁解官,小姑剥茧愁冬寒。
向来苦留二月卖,去年宿债今未还。
手足皲瘃事亦小,官府鞭笞何日了。
吏胥夜打门,稚耋生烦恼。
君不见江南人家种麻胜种田,腊月忍冻衣无边,却过庐州换木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