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缫丝叹》
《缫丝叹》全文
元 / 舒頔   形式: 古风

东家缫丝如蜡黄,西家缫丝白如霜。

黄白丝,出蚕口,长短缫,出妇手。

大姑停车愁解官,小姑剥茧愁冬寒。

向来苦留二月卖,去年宿债今未还。

手足皲瘃事亦小,官府鞭笞何日了。

吏胥夜打门,稚耋生烦恼。

君不见江南人家种麻胜种田,腊月忍冻衣无边,却过庐州换木绵。

(0)
鉴赏

这首《缫丝叹》由元末明初诗人舒頔所作,通过对东家与西家缫丝颜色的对比,描绘了蚕农们辛勤劳作的场景。诗中以“黄白丝”象征蚕丝的颜色,既表现了自然界的色彩差异,也暗喻了生活境遇的不同。通过“出蚕口”和“出妇手”的描述,强调了蚕丝从自然到人类劳动成果的转变过程。

接着,诗人以“大姑停车愁解官,小姑剥茧愁冬寒”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蚕农家庭的困境。大姑担忧官府催缴赋税,小姑则因冬季寒冷而忧虑剥茧工作。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压力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沉重影响,也体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向来苦留二月卖,去年宿债今未还”揭示了蚕农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在二月出售蚕丝,但债务却难以偿还的现实。这种经济上的挣扎,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不公和贫困的普遍性。

“手足皲瘃事亦小,官府鞭笞何日了”表达了对官府苛政的不满,指出即便是微不足道的生活艰辛,也无法逃脱官府的压迫。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整个社会制度的批判。

最后,“吏胥夜打门,稚耋生烦恼”描绘了官府衙役深夜上门催债的情景,给老幼皆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不安。这不仅增加了诗的悲剧色彩,也强化了对封建统治下民众生活苦难的揭露。

“君不见江南人家种麻胜种田,腊月忍冻衣无边,却过庐州换木绵”以江南人家种植麻布与蚕丝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劳作方式的艰辛与无奈。通过“却过庐州换木绵”,暗示了江南地区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辗转各地,寻找出路的悲惨境遇。

综上所述,《缫丝叹》不仅是一首反映元末明初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困苦的诗歌,也是对封建社会不平等、压迫现象的深刻批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手法,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舒頔
朝代:元   字:道原   籍贯:(今属安徽省)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猜你喜欢

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其三

谒陵盛典重明时,将事贤王肃礼仪。

悬想九重当此日,松楸雨露不胜思。

(0)

和朝鲜陪臣徐居正赠别

阅历风霜一缊袍,半年踪迹别东曹。

边城春望海云远,候馆夜吟山月高。

不用绮筵张玳瑁,肯将行李载蒲萄。

临分惆怅难为赠,笑指秦鞭与孟劳。

(0)

泊汾水闻琵琶社题·其三

不知弹者为谁弹,一曲嘈嘈十指寒。

唤起同舟听胡语,前程多恐是桑乾。

(0)

送圆音禅友主席丹霞·其十

凭君寄语马专城,久别还应记得名。

一自寒梅虚信施,至今鼠腹尚彭亨。

(0)

荔枝词三十首寄张子白杨鬯侯·其五

赤肉团中老衲衣,朝来赐紫自光辉。

止应博得佳人笑,尽日红尘逐马飞。

(0)

题罗元宰四时行乐图·其三丛桂啸歌

仙桂秋香正好攀,一声清啸彩云间。

明年又是黄花候,招隐无劳大小山。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