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祷能令天意回,猖狂旱魃敢为灾。
龙眠熟处雷呼觉,蚁战酣时雨趁来。
耕父荷锄歌召杜,腐儒秉笔愧邹枚。
太平知有三登象,从此官租不费催。
精祷能令天意回,猖狂旱魃敢为灾。
龙眠熟处雷呼觉,蚁战酣时雨趁来。
耕父荷锄歌召杜,腐儒秉笔愧邹枚。
太平知有三登象,从此官租不费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喜雨呈太守》,表达了对及时雨的欣喜和对太守治理有方的赞扬。首句“精祷能令天意回”,写出了百姓虔诚祈祷的力量,暗示了太守的德政感动上天,带来了甘霖。次句“猖狂旱魃敢为灾”以神话中的旱魃比喻旱情,表明雨的到来结束了干旱的困扰。
第三句“龙眠熟处雷呼觉”,形象地描绘了雷声唤醒沉睡的龙,象征雨水从天而降,生动展现了雨的降临。第四句“蚁战酣时雨趁来”则通过蚂蚁忙碌时雨恰好到来,进一步强调了雨的适时。
第五句“耕父荷锄歌召杜”,描述农夫们扛着锄头欢快地歌唱,这是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太守的感激之情。第六句“腐儒秉笔愧邹枚”,诗人自谦为腐儒,却因太守的政绩而感到羞愧,暗含对太守才能的赞美。
最后两句“太平知有三登象,从此官租不费催”,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期盼,以及太守治理下百姓无需再担心官府催缴赋税的安宁生活。整首诗语言通俗,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及时雨的喜悦和对地方官员的敬意。
鱼喜江湖鸟喜天,物各得所性自全。
意欲爱之乃害之,适如驱鱼之獭驱爵鹯。
嗟哉煦煦为仁流,放生之事於是传。
市井小儿谋利巧,深渊取鱼树罗鸟。
持鬻街头供放生,犹然自咎所获少。
刚幸九死得一生,駾喙未定魂犹惊。
因缘仍复遭网罟,终为几上之菹釜中烹。
君不见自从人好行小惠,林泉之物乃少全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