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雁孤飞日,关河万里秋。
云横秦塞白,水入代都流。
烽火传西极,琴樽聚北州。
登高欣有赋,今见屈千牛。
一雁孤飞日,关河万里秋。
云横秦塞白,水入代都流。
烽火传西极,琴樽聚北州。
登高欣有赋,今见屈千牛。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孤独的边关景象。首句“一雁孤飞日”,以一只孤单的大雁在天空中飞行,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之感。接着,“关河万里秋”一句,将视野拉宽至辽阔的边关与连绵不绝的山脉,秋天的萧瑟气息扑面而来,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
“云横秦塞白,水入代都流”两句,通过“云横”和“水流”的动态描写,展现了边塞的雄伟与自然的壮丽。秦塞的云层如雪般洁白,代都的水流奔腾不息,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烽火传西极,琴樽聚北州”则进一步描绘了边关的军事与文化生活。烽火连天,传递着边疆的安全警报;琴樽相聚,是文人墨客在北州的聚会,体现了边关虽远离繁华,但仍有文化生活的存在。
最后,“登高欣有赋,今见屈千牛”表达了诗人对这次送别活动的感慨。登高赋诗,既是抒发情感,也是对友情的珍视。屈千牛,典故出自《史记》,意指受到尊敬与重视。这里借以表达对赵二生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此次相聚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边关的独特风貌和人文情怀,既有壮美的自然景观,也有深沉的人文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