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王浚之和文定公韵》
《留别王浚之和文定公韵》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小隐何年荻扁来,阳城湖畔草堂开。

团蒲曲几凝香寝,町疃芳畦瘿石台。

雪满山阴王子至,日斜滁上醉翁回。

铜瓶早漏春消息,欲取寒香入酒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王鏊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小隐之地的静谧与雅致。

首联“小隐何年荻扁来,阳城湖畔草堂开”,开篇即点出隐居之所的地点与时间,以“荻扁”象征隐居生活的简朴与自然,而“阳城湖畔”则透露出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团蒲曲几凝香寝,町疃芳畦瘿石台”,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情趣与细节。蒲团、曲几、香寝,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舒适、安逸的生活氛围;而町疃芳畦、瘿石台,则是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的巧妙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品味。

颈联“雪满山阴王子至,日斜滁上醉翁回”,运用典故,借用了王子猷访戴逵的故事和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自然与精神寄托的深刻理解。雪满山阴,不仅描绘了冬日的景象,也寓意着纯洁与高洁;日斜滁上,醉翁归家,既是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

尾联“铜瓶早漏春消息,欲取寒香入酒杯”,以“铜瓶早漏”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的信息;“寒香入酒杯”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与乐趣的态度。这一联将自然与人的感受紧密相连,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时间与美的独特见解,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诗意与快乐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八月十七日哭仲驭·其二

园林回首最堪悲,别院新开病起迟!

瘦骨岂知埋马革!壮心不分死蛾眉。

伤予竟丧童乌子,痛汝曾无伯道儿!

南院荒凉成废宅,哀哀寡妇哭江湄!

(0)

客生梓石映昆遗稿成,属予为序。因题其后·其二

北阙上书罢,梦魂空入关!

正逢南渡日,羞厕进贤班。

童仆依人在,家乡望汝还。

江头殡旅榇,谁与返秦山!

(0)

同远生中丞入虔道上杂作·其二

鹢首乘潮上,旗门映日飏。

家僮传画鼓,剑客挽牙樯。

星宿缠营火,鱼龙趁甲光。

晚来亲出射,夹岸列鸳鸯。

(0)

奉别朱文园先生入虔

潦到文场二十秋,难馀偶被药宠收。

朝廷多故官难择,科举成名志已休!

小草愧虚知己望,铅刀妄拟圣恩酬。

即今匹马青烽外,惭负先生绛帐留!

(0)

亡妇方氏得恤

为诉吴民痛,终言家难婴。

君王重节义,匹妇有褒荣。

萤火光犹灿,鸿毛死未轻。

更怜诸烈妇,谁与更陈情!

(0)

初达行在·其二

叩阍书勿信,奇策是虚闻。

我遇出关将,还同霸上军。

吴民真望雨,胡骑尚连云。

莫倚溪山险,端居误圣君!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