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望早春日,烟华杂如雾。
复此佳丽人,含情结芳树。
绮罗已自怜,萱风多有趣。
去来徘徊者,佳人不可遇。
相望早春日,烟华杂如雾。
复此佳丽人,含情结芳树。
绮罗已自怜,萱风多有趣。
去来徘徊者,佳人不可遇。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烟雾缭绕的景象中,一位佳人与诗人相望的情景。诗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相望早春日,烟华杂如雾”描绘了早春的景色,阳光下烟雾缭绕,花木繁茂,一片朦胧而美丽的景象。接着,“复此佳丽人,含情结芳树”则点出了诗中的主角——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含情脉脉地站在一株芬芳的树旁,与周围的自然美景相互映衬,更添了几分诗意。
“绮罗已自怜,萱风多有趣”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美丽与风姿。她身着华丽的衣裳,仿佛在自我欣赏;而轻柔的萱草之风,似乎也增添了这份趣味。最后,“去来徘徊者,佳人不可遇”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佳人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遗憾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早春时节的自然之美与人物情感的交融,营造了一种既浪漫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让人回味无穷。
赏月梧园,恨广寒宫树,晓风摇落。
莓砌扫珠尘,空肠断、熏炉烬销残萼。
殿秋尚有馀花,锁烟窗云幄。
新雁又、无端送人江上,短亭初泊。
篱角。
梦依约。
人一笑、惺忪翠袖薄。
悠然醉魂唤醒,幽丛畔、凄香雾雨漠漠。
晚吹乍颤秋声,早屏空金雀。
明朝想,犹有数点蜂黄,伴我斟酌。
十里东风,袅垂杨、长似舞时腰瘦。
翠馆朱楼,紫陌青门,处处燕莺晴昼。
乍看摇曳金丝细,春浅映、鹅黄如酒。
嫩阴里,烟滋露染,翠娇红溜。
此际雕鞍去久。
空追念邮亭,短枝盈首。
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
去年折赠行人远,今年恨、依然纤手。
断肠也,羞眉画应未就。
暮帆挂雨,冰岸飞梅,春思零乱。
送客将归,偏是故宫离苑。
醉酒曾同凉月舞,寻芳还隔红尘面。
去难留,怅芙蓉路窄,绿杨天远。
便系马、莺边清晓,烟草晴花,沙润香软。
烂锦年华,谁念故人游倦。
寒食相思堤上路,行云应在孤山畔。
寄新吟,莫空回、五湖春雁。
入眼青红,小玲珑、飞檐度云微湿。
绣槛展春,金屋宽花,谁管采菱波狭。
翠深知是深多少,不都放、夕阳红入。
待装缀,新漪涨翠,小圜荷叶。
此去春风满箧。
应时锁蛛丝,浅虚尘榻。
夜雨试灯,晴雪吹梅,趁取玳簪重盍。
卷帘不解招新燕,春须笑、酒慳歌涩。
半窗掩,日长困生翠睫。
檐花旧滴,帐烛新啼,香润残冬被。
澹烟疏绮。
凌波步、暗阻傍墙挑荠。
梅痕似洗。
空点点、年华别泪。
花鬓愁,钗股笼寒,彩燕沾云腻。
还斗辛盘葱翠。
念青丝牵恨,曾试纤指。
雁回潮尾。
征帆去、似与东风相避。
泥云万里。
应翦断、红情绿意。
年少时,偏爱轻怜,和酒香宜睡。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
暮寒如剪。
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
飞霙弄晚。
荡千里、暗香平远。
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酥莹云容夜暖。
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
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
东风半面。
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