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谷里苾刍僧,猛火丛中续佛灯。
车马鹿羊随大小,不知何处是三乘。
清凉谷里苾刍僧,猛火丛中续佛灯。
车马鹿羊随大小,不知何处是三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凉谷中僧人修行的景象。"苾刍"是佛教术语,指的是出家修行的小乘僧侣。在这里,他们在清凉的山谷里默默地侍奉着佛法。"猛火丛中续佛灯"则形象地表达了即使在艰难险阻中,也要保持信仰之光不熄。
接下来的两句“车马鹿羊随大小,不知何处是三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车马、鹿羊等动物大小不一的描写,以及它们在山谷中自由自在地行走,没有分别的场景,暗示了对于世间名相和佛法中的“三乘”(声闻乘、小乘、中乘)的超脱。
整首诗既表现了对僧人坚持信仰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尘世纷扰的超然与解脱。通过这种意象,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心境。
一心奚所托,为君止于仁。
二典传家法,敬天及勤民。
三无凛然奉,大公何私亲。
四序协时月,熙绩在抚辰。
五事惟敬用,其要以备身。
六府赖脩治,其施均养人。
七情时省察,惧为私欲沦。
八珍有弗甘,念彼饥饿伦。
九歌扬政要,郑卫漫亟陈。
十联书屏扆,式听师保谆。
沔江骇浪流淙淙,夹岸屹立双芙蓉。
黄鹄高峙郡城角,倒插石壁当其冲。
上戴万古神仙宅,下蹋千尺蛟龙宫。
我客江郊百无事,独著双屐携长筇。
斜日惨淡山径黑,穷秋萧瑟枫林红。
缘崖历磴到绝顶,危楼突兀临三重。
森然魄动当槛立,参旗斗柄摇虚空。
俯看长江一带耳,翻疑天堑难为功。
回身欲倚江阁坐,四窗白雾寒蒙蒙。
神仙有无堕荒邈,英雄割据空遗踪。
冠古才人零落尽,感时五岳排胸中。
山雨初来楼角暗,蹑级欲下心忡忡。
凭高放眼一长望,茫茫八极云而风。
吴门光练散茆茨,冠盖朝来自一时。
星聚敢论荀氏宅,云凝差儗谢家儿。
谈棋夜静倾桑落,荐客家贫但荔枝。
莫笑江乡无藻翰,草堂新得弄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