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奚所托,为君止于仁。
二典传家法,敬天及勤民。
三无凛然奉,大公何私亲。
四序协时月,熙绩在抚辰。
五事惟敬用,其要以备身。
六府赖脩治,其施均养人。
七情时省察,惧为私欲沦。
八珍有弗甘,念彼饥饿伦。
九歌扬政要,郑卫漫亟陈。
十联书屏扆,式听师保谆。
一心奚所托,为君止于仁。
二典传家法,敬天及勤民。
三无凛然奉,大公何私亲。
四序协时月,熙绩在抚辰。
五事惟敬用,其要以备身。
六府赖脩治,其施均养人。
七情时省察,惧为私欲沦。
八珍有弗甘,念彼饥饿伦。
九歌扬政要,郑卫漫亟陈。
十联书屏扆,式听师保谆。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采用的是鲍明远体的风格,通过数字来阐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首先,“一心奚所托,为君止于仁。”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和对仁德的追求,作为君主,应当以仁爱为根本。
接着,“二典传家法,敬天及勤民。”指出传承古代的典籍,尊敬上天并努力为民众谋福利,体现了对传统和人民的重视。
“三无凛然奉,大公何私亲。”表明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强调公正无私的重要性,不偏袒亲近之人。
“四序协时月,熙绩在抚辰。”说明了顺应四季变化,把握时间,治理国家应有条不紊,取得的成就在于对时机的把握。
“五事惟敬用,其要以备身。”提出五种行为准则,都是出于恭敬之心,关键在于自我完善。
“六府赖脩治,其施均养人。”强调了政府的职责在于治理好六府,确保政策惠及百姓。
“七情时省察,惧为私欲沦。”告诫人们要时常反省自己的情绪,防止被私欲所侵蚀。
“八珍有弗甘,念彼饥饿伦。”表达了对贫苦民众的同情,即使享受美食也不忘那些饥饿的人们。
“九歌扬政要,郑卫漫亟陈。”提倡弘扬正直的政治理念,摒弃靡靡之音,保持政治风气的清正。
“十联书屏扆,式听师保谆。”最后,强调了听取师长和保傅的教诲,以此作为行事的准则。
整首诗以数字为线索,层层递进地阐述了个人修养、家庭治理、国家治理以及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理念,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白云从何来,乃在计筹山。
山中古仙伯,翱翔白云间。
城市多嚣尘,山林幽且闲。
结屋松竹里,开窗泉石边。
清斋诵道德,焚香降神仙。
俯仰皆自得,洗心游泰玄。
税驾往从之,规买山下田。
蓺药扫白发,栽桃映红颜。
庶几林下意,期了区中缘。
丹成从师去,笑拍洪崖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