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沁园春.题竹逸小像》
《沁园春.题竹逸小像》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沁园春

谁伴先生,茗碗垆薰,书签笔床。

记慈恩释褐,名喧三殿,定昆乘传,檄谕诸羌。

万里辞官,一身入画,抽却朝簪换芰裳。

琴樽外,更阴阴空翠,个个筼筜。竹郎閒与评量。

论梁栋何须羡豫章。

任截为拄杖,蹑他嵩华,劈成横笛,吹出伊凉。

根作龙拿,节如剑拔,谁许斑痕上苦篁。

闻言喜,竹得风而笑,满院笙簧。

(0)
鉴赏

此词《沁园春·题竹逸小像》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竹林隐士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闲适与高洁之气。

词中以“谁伴先生”开篇,引出一位隐居的文人形象,他与茶碗、香炉、书签、笔床相伴,生活简朴而充满文雅气息。接着,词人通过“记慈恩释褐,名喧三殿,定昆乘传,檄谕诸羌”几句,巧妙地将这位隐士的过去与辉煌成就勾勒出来,展现了其曾经的显赫身份和卓越功绩。

“万里辞官,一身入画,抽却朝簪换芰裳”则进一步描述了这位隐士辞官归隐,远离尘嚣,投身自然的情景。他选择与竹林为伴,换上了轻便的衣裳,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词中通过“琴樽外,更阴阴空翠,个个筼筜”等句,渲染出竹林中的宁静与生机,以及隐士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接下来,“竹郎閒与评量。论梁栋何须羡豫章”几句,借竹子的形象,表达了对隐士品格的赞美。竹子虽非梁栋之材,但其坚韧不拔、谦逊自守的品质,正是隐士所追求的境界。词人通过对比,强调了隐士与世俗价值的不同追求。

最后,“任截为拄杖,蹑他嵩华,劈成横笛,吹出伊凉。根作龙拿,节如剑拔,谁许斑痕上苦篁”几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与竹林的亲密关系。无论是作为行走的支撑,还是演奏的乐器,或是竹子本身的形态,都体现了隐士与竹林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词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隐士生活的自由与自在,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闻言喜,竹得风而笑,满院笙簧”结尾处,以竹子在风中欢笑,满院响起笙簧之声,象征着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词通过对竹林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雅士追求精神自由、亲近自然的理想状态,充满了浓厚的文化韵味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书怀寄赠曾公衮

宦情光景半樵渔,病惰仍忘百纸书。

赋就祇堪供酱瓿,齿残未可释盐车。

朱蓝要使辞秋断,芝菌犹当出腐馀。

惭愧少翁能下士,马曹知马自应疏。

(0)

欲访天柱山阇黎寄一绝句

三年不到上人家,目断晨烟与暮霞。

急遣寄声堂下水,便来洗眼看天花。

(0)

月坡亭李耆明见菊·其二

我怀渊明真,千载犹神交。

重吟九日诗,风节殊未凋。

良辰不再举,秋气日以高。

凄飙送落景,馀霞敛尘霄。

万象为我役,天机亦良劳。

摩挲膝间桐,感此爨下焦。

时时出奇音,散我心郁陶。

(0)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八十五

无色无香应是画,雨珠雨玉柰何穷。

素餐终老坐成晚,白业它生扫未空。

(0)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十五

怀中黄敕墨犹新,曾尾群贤步玉津。

惆怅看花成昨梦,大输今岁赏梅人。

(0)

龙隐岩

春波饱微绿,斗柄涵虚明。

方舟贯岩腹,鹅鹳相酬鸣。

仰窥穹窿顶,宛转百怪呈。

仅馀鳞甲碎,不见头角狞。

下闯清泠渊,演迤万顷澄。

但同鱼鸟参,勿遣蛟龙惊。

抉苔抚奇篆,倚棹看题名。

三将标殊勋,自与山不倾。

谁与赘小筑,政恐山灵嗔。

南洞更幽绝,仙佛依峥嵘。

太虚可为室,岂复资栾楹。

乳泉助茗碗,中有冰雪清。

何须骖鸾去,此即白玉京。

鼎来不速客,抱琴忽逢迎。

爱此无弦曲,岩溜同一声。

为君洗尘耳,唤我诗魂醒。

祗恐白衣至,好句亡由成。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