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结两相衔,平分一水南。
烟波千顷雪,风景百花潭。
月色秋偏好,棹歌春正酣。
东皋有新第,稠木露毵毵。
洪结两相衔,平分一水南。
烟波千顷雪,风景百花潭。
月色秋偏好,棹歌春正酣。
东皋有新第,稠木露毵毵。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南洪泛舟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面上的烟波与月色,以及两岸的景色。首句“洪结两相衔,平分一水南”描绘了洪流交汇的景象,仿佛是自然界的分割线,将视线引向南方。接着,“烟波千顷雪,风景百花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烟波比作雪,百花潭则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月色秋偏好,棹歌春正酣”则对比了四季的不同风情,秋月之美与春歌之欢跃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活动的和谐共存。最后,“东皋有新第,稠木露毵毵”描绘了一处新居旁,树木繁茂,枝条细长,预示着主人生活的富足与环境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南洪夜泛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生活情趣的深刻感悟。
以竹名窝竹为瓦,先生乐道居其下。
清风一枕傲羲皇,眼底荣枯总虚假。
座中趣味如安乐,我亦曾来共盘礴。
无边清气贮心胸,琴响松风雨鸣瀑。
黄州竹楼今已无,杜陵茅屋埋烟芜。
二老仙游去不返,至今清誉闻江湖。
先生之窝可相继,地位清高远华丽。
时闻松桂起秋声,一片笙竽绕檐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