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擐甲待边烽,海内军须不自供。
赤羽去看新使者,黄金归隶大司农。
界标铜柱天垂尽,人过苍梧瘴几重。
闻道壮游仍衣锦,春来车马醉临邛。
蓟门擐甲待边烽,海内军须不自供。
赤羽去看新使者,黄金归隶大司农。
界标铜柱天垂尽,人过苍梧瘴几重。
闻道壮游仍衣锦,春来车马醉临邛。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送张肖甫徵金岭西道便道还蜀(其一)》描绘了边关紧张的军事气氛和物资调拨的场景。首句“蓟门擐甲待边烽”形象地展现了士兵们在蓟门披甲备战,随时准备应对边境烽火的紧张状态。接着,“海内军须不自供”暗示了国家对军需物资的庞大需求,连中央财政都需参与供给。
“赤羽去看新使者”中的“赤羽”可能指的是传递重要消息的信使,他们带着新的命令或信息前往前线。“黄金归隶大司农”则揭示了物资管理的严谨,黄金作为贵重资源,其收支由大司农(掌管财政的官员)严格掌控。
“界标铜柱天垂尽,人过苍梧瘴几重”描绘了道路遥远,行者穿越苍梧之地,瘴气重重,环境险恶,显示出征途的艰辛。
最后两句“闻道壮游仍衣锦,春来车马醉临邛”表达了对友人张肖甫出使归来时的期待,希望他凯旋而归,春风得意,如同衣锦还乡的富贵之人,车马喧闹,畅饮于繁华的临邛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关景象开篇,通过物资调配和路途艰辛的描绘,烘托出友人出使的豪情与使命的艰巨,结尾处寄寓着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胜利归来的期盼。
黑云出山雨交加,太虚倏忽生疵瘕。
琼楼瑶镜不可见,但觉银海浮玄华。
长思昔年玉川子,作歌发愤刳妖蟆。
不知三万八千户,此时何处相邀遮。
我欲攀天蹑天柱,御风飞步蓬莱家。
蓬莱扬尘水如墨,冻蛟化鱼啼喊呀。
獬廌从来不识字,努力自言能触邪。
遗我白兔所捣药,酌以金尊之紫霞。
万古清光终莫掩,二国自战空墙蜗。
酒醒忽忆五湖寺,亦有中顶仙人茶。
明朝与君买船去,上山采桂穷幽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