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箕山下,来往唯白云。
若无巢许辈,此地谁为群。
茅茨蔽风雨,琴书辞俗氛。
庭前乔松树,徙倚忘夕曛。
段干过于避,介推何至焚。
良友将远适,安车与玄纁。
人各自有志,不遣北山文。
家住箕山下,来往唯白云。
若无巢许辈,此地谁为群。
茅茨蔽风雨,琴书辞俗氛。
庭前乔松树,徙倚忘夕曛。
段干过于避,介推何至焚。
良友将远适,安车与玄纁。
人各自有志,不遣北山文。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箕山》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居住在箕山脚下,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白云为伴,暗示其超凡脱俗的心境。他自比巢父许由那样的高士,期待能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处,远离尘世纷扰。他的居所简陋,仅能遮风挡雨,但琴书相伴,足以净化心灵。庭前的老松见证了他日复一日的闲适时光,忘却了黄昏的到来。
诗人提及段干木和介子推两位历史上的隐士,他们选择避世或坚守节操,以此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当得知好友即将远行,诗人赠以安车和礼物,象征着对友情的珍视,但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不必强求他人如自己般归隐。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隐居生活和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个性自由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