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多千亩馀,卖竹济贫儒。
门掩圭峰影,楼添鄠县图。
蜗涎缘栋有,鹤迹入泉无。
终约重来此,相邻卜养愚。
竹多千亩馀,卖竹济贫儒。
门掩圭峰影,楼添鄠县图。
蜗涎缘栋有,鹤迹入泉无。
终约重来此,相邻卜养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的《题鄠县杨氏书楼》。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幽而富有深意的画面。首先,"竹多千亩馀,卖竹济贫儒"两句展现了杨氏家族的慷慨,他们拥有大片竹林,通过售卖竹子来资助贫困的读书人,体现了他们的仁德和对教育的重视。
接着,"门掩圭峰影,楼添鄠县图"写的是书楼的环境,门前有如圭峰般的竹影摇曳,楼内则悬挂着鄠县的图景,暗示了主人对地方文化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蜗涎缘栋有,鹤迹入泉无"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蜗牛爬过的痕迹沿着屋梁可见,而仙鹤的足迹则隐没在泉水之中,寓言般地表达了书楼的宁静与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终约重来此,相邻卜养愚"表达了诗人对书楼主人的敬仰以及对再次来访的期待,他希望能与杨氏成为邻居,一同享受这份宁静,潜心学问。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竹、楼、图景为载体,赞美了杨氏的仁德和书香气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朔野方赤地,河堧但黄尘。
秋霖暗豆荚,夏旱臞麦人。
逆旅唱晨粥,行庖得时珍。
青斑照匕箸,脆响鸣牙龈。
玉食谢故吏,风餐便逐臣。
漂零竟何适,浩荡寄此身。
争劝加餐食,实无负吏民。
何当万里客,归及三年新。
可怜扰扰雪中人,饥饱终同寓一尘。
老桧作花真强项,冻鸢储肉巧谋身。
忍寒吟咏君堪笑,得暖欢呼我未贫。
坐听屐声知有路,拥裘来看玉梅春。
蓬莱海上峰,玉立色不改。
孤根捍滔天,云骨有破碎。
阳侯杀廉角,阴火发光彩。
累累弹丸间,琐细或珠琲。
阎浮一沤耳,真妄果安在。
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
垂慈老人眼,俯仰了大块。
置之盆盎中,日与山海对。
明年菖蒲根,连络不可解。
倘有蟠桃生,旦暮犹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