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认犹为二,既认一亦无。
一无两不得,何处著工夫。
未认犹为二,既认一亦无。
一无两不得,何处著工夫。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背景,探讨了认识与理解的深刻哲学问题。"未认犹为二,既认一亦无",开篇即揭示了认知过程中的矛盾与困惑。在未认识到事物本质时,人们往往将其视为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存在;而一旦认识到其统一性,又可能陷入空无一物的迷茫。这种对二元对立与统一性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于存在本质的深思。
"一无两不得,何处著工夫",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思考。在认识到万物一体之后,如何在实践中把握这一真理,避免陷入二元对立的陷阱,成为了诗中所追问的问题。这里的“工夫”不仅指实践的功夫,更蕴含着对内心修为和智慧提升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宇宙本体、自我认知以及实践智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禅宗哲学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与自我超越的旅程。
侍臣不合出都门,为有威名蕃汉尊。
户部左曹回妙手,匈奴右臂落清樽。
挥毫珠璧生谈笑,转盼龙鸾在梦魂。
瀚海一空何足道,归来黄合坐调元。
汝南如一器,百千聚飞蚊。
终然鼓狂闹,啾啾竟谁闻。
议郎盛德後,清修继先芬。
未试霹雳手,低回从此君。
学官冷於水,虀盐度朝曛。
间蒙相暖热,破忧发孤欣。
君今又复去,冀北遂空群。
岂无一樽酒,谁与通殷勤。
大梁多豪英,故人满青云。
为谢黄叔度,鬓毛今白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