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千载说喑哑,此地曾经戏五花。
只有荒台留不得,依然香火属刘家。
英雄千载说喑哑,此地曾经戏五花。
只有荒台留不得,依然香火属刘家。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名为《戏马台今改为昭烈庙》。诗中通过对历史遗迹“戏马台”的描绘与变迁,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追思与敬仰。
首句“英雄千载说喑哑”,以“英雄”二字开篇,点明主题,暗示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虽已逝去千年,但他们的事迹与精神却在后人心中回响,仿佛仍在诉说着不朽的故事。接着,“此地曾经戏五花”一句,通过“戏五花”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昔日戏马台上英雄豪情的场景,五花象征着五位英勇的将领,此处运用典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学色彩。
“只有荒台留不得”一句,笔锋一转,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戏马台逐渐荒废,英雄的痕迹似乎难以留存。然而,“依然香火属刘家”一句,又以“香火”这一意象,暗示了英雄的精神并未消逝,而是通过后人的纪念活动得以延续,特别是对于刘家(刘备家族)的崇拜,体现了人们对英雄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历史变迁中的英雄形象,以及人们对其精神的永恒追忆。诗中不仅蕴含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时间与记忆之间的复杂关系,引人深思。
朝来花底坐,微香染清醉。
清醉犹未已,冷然成佳寐。
瞥见四围山,万仞真拔地。
玲珑万窍空,苔文缀深翠。
山径响石渠,珠泉自天坠。
澹月来山腰,流波湛寒泪。
途逢一高僧,邀我岩中寺。
坐我白石床,语语天外事。
谭锋尚未终,惊鹤一声至。
依然花下人,清香来扑鼻。
廓处乏欢悰,出门眺长衢。
悲风吹落日,四顾无行车。
蹉跎失盛年,感慨独嗟吁。
况我在樊笼,六翮不得舒。
抚剑思西迈,安能守故庐。
淮阴困闾里,马生恋边隅。
桑梓岂我志,蓬藿非我虞。
行行舍此去,去去浮云俱。
山行恣眺望,物色有明晦。
逼仄纡苔径,缤纷泄窦濑。
窟压云水边,步局硗确内。
深探毛骨凄,周视岩壑大。
峡束路若穷,石悬势欲坠。
蓊葱古树排,嵚崟细岑对。
蕊开喷微芳,衣润浮幽霭。
摇竹动碎金,翻罗拽长带。
奇峰喜駮荦,飞泉骇訇磕。
罚筹拟猬毛,欢声混江汰。
将暝促驾还,共惬斯游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