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瓦团团縳小盆,烟丛分莳绕秋轩。
先教辩叶方知种,更虑浇泉太渍根。
寒送馀甘归药笼,晚投薄分与柴门。
开花解向天涯笑,游子何时忆故园。
合瓦团团縳小盆,烟丛分莳绕秋轩。
先教辩叶方知种,更虑浇泉太渍根。
寒送馀甘归药笼,晚投薄分与柴门。
开花解向天涯笑,游子何时忆故园。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莳菊》描绘了诗人精心种植菊花的情景。首句“合瓦团团縳小盆”,形象地写出菊花被安置在圆形的小盆中,显得整齐而精致。接下来,“烟丛分莳绕秋轩”描述了菊花在秋日凉亭周围错落有致地种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
“先教辩叶方知种”,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观察之细致,只有通过辨别叶子才能辨识出不同的品种。诗人还担心过度浇水会伤害到菊花的根部,“更虑浇泉太渍根”,体现了他对菊花呵护备至的态度。
“寒送馀甘归药笼”暗示菊花不仅观赏性强,还有药用价值,诗人将其视为寒冬中的甘甜,收藏于药笼之中。最后一句“开花解向天涯笑,游子何时忆故园”,菊花的开放仿佛在向远方的游子微笑,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期待游子能从菊花的盛开中想起家乡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种植菊花的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泽国瞻遗庙,云韶仰旧名。
一隅连障影,千仞落泉声。
老狖寻危栋,秋蛇束画楹。
路长资税驾,岁俭绝丰盛。
默默虽难测,昭昭本至平。
岂知迁去客,自有复来兵。
美舜歌徒作,欺尧犬正狞。
近兼闻顺动,敢复怨徂征。
日出天须霁,风休海自清。
肺肠无处说,一为启聪明。
绣缨霞翼两鸳鸯,金岛银川是故乡。
只合双飞便双死,岂悲相失与相忘。
烟花夜泊红蕖腻,兰渚春游碧草芳。
何事遽惊云雨别,秦山楚水两乖张。
才非贾傅亦迁官,五月驱羸上七盘。
从此自知身计定,不能回首望长安。
七盘岭上一长号,将谓青天鉴郁陶。
近日青天都不鉴,七盘应是未高高。
曾抛钓渚入秦关,今却持竿傍碧滩。
认得旧溪兼旧意,恰如羊祜识金环。
碧池悠漾小凫雏,两两依依只自娱。
钓艇忽移还散去,寒鸱有意即相呼。
可怜翡翠归云髻,莫羡鸳鸯入画图。
幸是羽毛无取处,一生安稳老菰蒲。
双凫狎得傍池台,戏藻衔蒲远又回。
敢为稻粱凌险去,幸无鹰隼触波来。
万丝春雨眠时乱,一片浓萍浴处开。
不在笼栏夜仍好,月汀星沼剩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