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成懒癖,高卧起徐徐。
世治逢尧历,春晴验朔书。
嚣尘长缭绕,元气自呼嘘。
不把双眉向,人间浪蹙舒。
閒居成懒癖,高卧起徐徐。
世治逢尧历,春晴验朔书。
嚣尘长缭绕,元气自呼嘘。
不把双眉向,人间浪蹙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閒居成懒癖”,点明了主人公选择远离尘嚣,过着闲散自在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逐渐成为他的习惯,流露出一种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高卧起徐徐”进一步描绘了他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无论是起床还是日常活动都显得从容不迫。
“世治逢尧历,春晴验朔书”两句,既表达了对社会和谐、政治清明的期待,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时序的敏感与欣赏,通过观察春日晴朗的天气来验证节气的变化,体现出他对自然界规律的尊重和理解。
“嚣尘长缭绕,元气自呼嘘”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外界纷扰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宇宙生命本源的深刻感悟。这里的“嚣尘”象征着世俗的喧嚣与烦恼,而“元气”则是指宇宙间最原始的生命力或自然能量,诗人认为真正的平静与智慧来自于对内在生命力的感知与调和。
最后,“不把双眉向,人间浪蹙舒”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事物的超脱态度,他不再因外界的起伏变化而动心,而是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与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尊重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世界,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谪宦情牢落,穷通理更谙。
读书閒不废,事道古何惭。
昔喜邻州守,尝陪后乘骖。
西湖游未厌,北海饮方酣。
蹑屐登云峤,扪萝访竹庵。
鹭涛千顷雪,鹫岭万堆蓝。
姤遇时难一,睽离岁忽三。
陪京方接畛,归省会同参。
士子文宗愈,朝廷礼问聃。
好留君左右,俄领郡东南。
岁旱钱仍贵,民饥命不堪。
下车宽赋役,露冕训田蚕。
画舸乘春别,新书卜日覃。
牙旗风发发,瑞节虎眈眈。
龙凤吴王国,烟霞古佛龛。
荷香轻泛浦,桂子静飘岚。
草泽行吟苦,兰陔奉养甘。
子文无愠色,夷甫足清谈。
物外冥天籁,樽前据石楠。
惟应怜旧尹,渔钓负江潭。
《送别探得南字》【宋·陈襄】谪宦情牢落,穷通理更谙。读书閒不废,事道古何惭。昔喜邻州守,尝陪后乘骖。西湖游未厌,北海饮方酣。蹑屐登云峤,扪萝访竹庵。鹭涛千顷雪,鹫岭万堆蓝。姤遇时难一,睽离岁忽三。陪京方接畛,归省会同参。士子文宗愈,朝廷礼问聃。好留君左右,俄领郡东南。岁旱钱仍贵,民饥命不堪。下车宽赋役,露冕训田蚕。画舸乘春别,新书卜日覃。牙旗风发发,瑞节虎眈眈。龙凤吴王国,烟霞古佛龛。荷香轻泛浦,桂子静飘岚。草泽行吟苦,兰陔奉养甘。子文无愠色,夷甫足清谈。物外冥天籁,樽前据石楠。惟应怜旧尹,渔钓负江潭。
https://shici.929r.com/shici/PaFGqqRzB.html
幽芳宁贵俗人知,北省仙郎只自奇。
颜色定应西蜀品,馨香不减上林枝。
胭脂著雨深红日,葆发临风半白时。
几欲相从花下饮,许昌词藻愧难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