蓐食希早出,出城日已辰。
况悯肩舆劳,时亦步嶙峋。
嶙峋苦难步,投宿荒村民。
启扉炽灯火,延客意颇真。
苦辞村无酒,无以洗埃尘。
岁歉有稚粟,尚可分炊晨。
高门多吠犬,仓卒难投身。
勿投高门宿,勿厌村家贫。
蓐食希早出,出城日已辰。
况悯肩舆劳,时亦步嶙峋。
嶙峋苦难步,投宿荒村民。
启扉炽灯火,延客意颇真。
苦辞村无酒,无以洗埃尘。
岁歉有稚粟,尚可分炊晨。
高门多吠犬,仓卒难投身。
勿投高门宿,勿厌村家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中的艰辛与对乡村生活的观察。首句“蓐食希早出,出城日已辰”展现了一种急切而匆忙的状态,暗示着诗人可能在赶路或有急事。接着,“况悯肩舆劳,时亦步嶙峋”表达了对乘坐竹轿(肩舆)的劳累和行走山路的艰难的同情与感慨。
“嶙峋苦难步,投宿荒村民”描述了山路崎岖,行走不易,最终只能投宿于偏远的山村。接下来,“启扉炽灯火,延客意颇真”则展现了山村人家的热情好客,尽管条件简陋,但主人的热情并未因此减少。
“苦辞村无酒,无以洗埃尘”表明了主人因家中无酒而感到歉意,同时也反映了山村生活的朴素与节俭。然而,“岁歉有稚粟,尚可分炊晨”又揭示了因年成不好,仅有的粮食也需节约使用,体现了生活的艰辛。
“高门多吠犬,仓卒难投身”通过对比高门大宅与山村小屋,突出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观察与思考。最后,“勿投高门宿,勿厌村家贫”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尊重与理解,以及对物质贫富差异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深刻思考,以及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客观观察与人文关怀。
残月未沉山,啼鸦初起树。
已有驮铃声,郎当过门去。
马嘶人起何匆匆,高城鼓角犹隐空。
压寒几盏芦服酒,吹梦两行杨柳风。
自过涿郡辞燕地,路指神京哄车骑。
大道青楼望郁葱,碧波锦树交空翠。
苍莽初无冀北风,冥濛却有江南意。
江南行客行未休,碌碌趁人何所求。
暂时快眺亦神王,何必车前有八驺。
车声歌声相闲作,今日方知晓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