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黄泥坂》
《过黄泥坂》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古风

牵车缓上黄泥坂,复岭重岗甚前日。

跻攀千级下如之,十里三山三降陟。

平生两脚疲辛酸,岁晚行路熟蹒跚。

人言蜀道如登天,未必登天如此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huángbǎn
sòng / yuánshuōyǒu

qiānchēhuǎnshànghuángbǎnlǐngzhònggǎngshènqián

pānqiānxiàzhīshísānshānsānjiàngzhì

píngshēngliǎngjiǎoxīnsuānsuìwǎnxíngshúpánshān

rényánshǔdàodēngtiānwèidēngtiānnán

翻译
拉着车子缓缓爬上黄泥坡,今天的山路比往常还要崎岖。
一级级台阶艰难攀登,仿佛又下坡再上坡,走了十里路经过了三个山头三次起伏。
一生中双脚早已疲惫不堪,如今老迈行走更加蹒跚。
人们常说蜀道难如登天,但也许并没有这么难以至极。
注释
牵车:拉车。
缓上:缓缓上坡。
黄泥坂:黄泥坡。
复岭重岗:重重叠叠的山岭。
甚:更。
前日:往常。
跻攀:攀登。
千级:无数级。
下如之:像这样下坡再上坡。
十里三山:十里路程经过三个山头。
降陟:上下起伏。
平生:一生。
疲辛酸:疲惫辛苦。
岁晚:晚年。
熟蹒跚:步履蹒跚。
人言:人们常说。
蜀道:蜀地的道路(指四川等地险峻的山路)。
如登天:像登天一样难。
未必:不一定。
如此难:如此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说友在过黄泥坂时的艰辛体验。他描述了道路的陡峭和崎岖,反复提及“复岭重岗”,强调了与前日相比更为艰难的路况。诗人通过“千级”和“十里三山三降陟”的细节,生动展现了攀登过程中的步步为营和持续下坡再上坡的疲惫。他感慨自己“平生两脚疲辛酸”,晚年行走已显得步履蹒跚。最后,诗人引用“蜀道如登天”的俗语,但认为即使蜀道艰难,也未必比眼前这条路更甚,表达了对这段旅程的坚韧和不屈。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传达出对生活艰辛的深刻感受和对挑战的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感怀

老抱遗书隐故山,镜中衰鬓似霜菅。

规模肯堕管萧亚,梦想每驰河渭间。

竹帛竟孤千载事,江湖敢恨一生闲。

残功赖有吾儿续,把卷灯前为破颜。

(0)

野兴四首·其一

来日无多去日遒,朱颜那肯为人留。

檐声点滴无时雨,野气苍茫极目秋。

朝出钓鱼来北渚,夜耕驱犊上西畴。

此心所要常无愧,寂寞衡门死即休。

(0)

梦行益昌道中有赋

朱栈青林小益西,早行遥听隔村鸡。

龙门閤畔千寻壁,江月亭前十里堤。

酒舍胡姬歌折柳,江津洮马惜障泥。

倦游重到曾来处,自拂流尘觅旧题。

(0)

病小愈喜晴

云边采药喜身轻,灯下观书觉眼明。

扰扰已空浮世事,依依还作苦吟声。

又为天地几年客,顿觉轩窗三日晴。

深愧山童怜寂寞,风炉传法煮芜菁。

(0)

晓思

昏昏断梦带馀酲,散发披衣坐待明。

城角吹残河渐隐,海氛消尽日初生。

老农自得当年乐,痴子方争后世名。

莫怪闭门常懒出,即今车盖为谁倾。

(0)

骨相

骨相元知薄,功名敢自期。

病侵彊健日,闲过圣明时。

形胜轮台地,飞腾瀚海师。

江湖虽万里,犹拟缀声诗。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