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大道长安路,往复何曾有间然。
暗去明来锋不露,渠侬始不堕中边。
清虚大道长安路,往复何曾有间然。
暗去明来锋不露,渠侬始不堕中边。
这首诗以"清虚大道长安路"起笔,描绘了一条深远而宁静的道路,暗示着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的清晰与坚定。"往复何曾有间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没有中断或停歇。
"暗去明来锋不露"运用比喻,将修行过程中的顿悟和智慧的显现比作光明的到来,而这个过程悄无声息,不显山不露水。"渠侬始不堕中边"则是对修行者的赞扬,他们能够始终保持中道,不偏不倚,不受迷惑,始终走在正途上。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禅意,赞美了修行者在追求佛法道路上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对道的理解和实践。诗人慧晖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宏智和尚教导下的修行境界。
西樵山水天下稀,我游未遂空闻之。
东樵昔游曾五日,万千岩壑争清奇。
二樵山人独来往,一步不出青山蹊。
当时丘壑写胸臆,金碧烂漫珊瑚枝。
即今流落偶吾手,潦倒尺幅神尤危。
孤亭突兀罕人迹,层峦叠巘森厜㕒。
寒松百尺凌倒景,绝壑疑有生蛟螭。
萧然斫拂屏濡渍,惨淡却已幽冥追。
荆关遗法惜榛莽,看君径欲并黄倪。
看山诗句一峰画,矧有斜墨书新诗。吁嗟乎!
神仙中人不易得,百年清晏能几时。
旧游越女犹在眼,但见横祲落日天。
南陲云烟寥落恐,俱尽挂壁通灵焉得知。
隔岭闻风篁,凄韵杂飞溜。
缘岩将百转,仄径回疏秀。
遥梯白云封,近见红日漏。
登顿蒙翳深,夹林华鬘覆。
细泉绕其根,澄泓媚石甃。
岩花共鲜新,古翠纷缛绣。
空色妙不延,神景惬无旧。
想像东坡翁,高人此缔构。
去住本无家,风流不可复。
莫辨虎溪踪,谁识归隐窦。
我亦莲社徒,欲去恋孤岫。
天际仰流云,崩腾如坏山。
郁郁纷纷绕襟袖,方知身在层霄间。
扶桑一任天鸡叫,石洞希夷眠清峭。
我乘奇气御天风,如蒸如沸号万窍。
夭矫不测群拿空,昂头露角盘苍龙。
足傍谽谺逸深谷,森然鼓荡摧长松。
忽然神光纷来下,眼明金缕开西东。
欲行不行俨相属,欲断不断联高踪。
须臾变化浩无际,惊涛涨海当吾胸,回望平野净尘土,参差城郭晞微红。
欲寻秦碑并汉碣,苍凉尽被青苔封。
欻吸朝阳我独领,瑰秘更向山灵请。
以手开笼取置归,放之学堂掣烟景。
交飞乱涌俄归山,拂槛萦窗无留影。
即应泼墨数斗挥淋漓,高悬生绡十丈满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