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陂陀板样平,三山当面看云生。
何当子夜重来此,濯足沧浪对月明。
巨石陂陀板样平,三山当面看云生。
何当子夜重来此,濯足沧浪对月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向往。首句“巨石陂陀板样平”以比喻的手法,将巨石比作平整的石板,既形象地描绘了巨石的形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接下来,“三山当面看云生”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空灵,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三山作为背景,更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远感。
“何当子夜重来此,濯足沧浪对月明”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再次造访此地的期待与憧憬。在子夜时分,诗人希望能够再次来到这里,洗去尘世的烦恼,面对清澈的水波与明亮的月光,心灵得到洗涤与净化。这种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镂羽彫毛迥出群,温黁飘出麝脐熏。
夜来曾吐红茵畔,犹似溪边睡不闻。
冬旦寒惨澹,云日无晶辉。
当此岁暮感,见君晨兴诗。
君诗亦多苦,苦在兄远离。
我苦不在远,缠绵肝与脾。
西院病孀妇,后床孤侄儿。
黄昏一恸后,夜半十起时。
病眼两行血,衰鬓万茎丝。
咽绝五脏脉,瘦消百骸脂。
双目失一目,四肢断两肢。
不如溘然逝,安用半活为。
谁谓荼檗苦,荼檗甘如饴。
谁谓汤火热,汤火冷如澌。
前时君寄诗,忧念问阿龟。
喉燥声气窒,经年无报辞。
及睹晨兴句,未吟先涕垂。
因兹涟洳际,一吐心中悲。
茫茫四海间,此苦唯君知。
去我四千里,使我告诉谁。
仰头向青天,但见雁南飞。
凭雁寄一语,为我达微之。
弦绝有续胶,树斩可接枝。
唯我中肠断,应无连得期。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晨兴因报问龟儿》【唐·白居易】冬旦寒惨澹,云日无晶辉。当此岁暮感,见君晨兴诗。君诗亦多苦,苦在兄远离。我苦不在远,缠绵肝与脾。西院病孀妇,后床孤侄儿。黄昏一恸后,夜半十起时。病眼两行血,衰鬓万茎丝。咽绝五脏脉,瘦消百骸脂。双目失一目,四肢断两肢。不如溘然逝,安用半活为。谁谓荼檗苦,荼檗甘如饴。谁谓汤火热,汤火冷如澌。前时君寄诗,忧念问阿龟。喉燥声气窒,经年无报辞。及睹晨兴句,未吟先涕垂。因兹涟洳际,一吐心中悲。茫茫四海间,此苦唯君知。去我四千里,使我告诉谁。仰头向青天,但见雁南飞。凭雁寄一语,为我达微之。弦绝有续胶,树斩可接枝。唯我中肠断,应无连得期。
https://shici.929r.com/shici/jPJJDcgMup.html
海水明月出,禁中清夜长。
东南楼殿白,稍稍上宫墙。
净落金塘水,明浮玉砌霜。
不比人间见,尘土污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