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澜一勺汲清泠,早谢湘江载月舲。
定里春风间挂锡,吟边夜雨罢谈经。
一编未放生涯冷,片席容分佛火青。
我比香山年木老,肩舆鸠杖更谁停。
幽澜一勺汲清泠,早谢湘江载月舲。
定里春风间挂锡,吟边夜雨罢谈经。
一编未放生涯冷,片席容分佛火青。
我比香山年木老,肩舆鸠杖更谁停。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大成赠予漱冰上人的作品,通过对漱冰上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清修的生活状态和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首句“幽澜一勺汲清泠”形象地写出漱冰上人从深潭中汲取清凉之水,暗示其心境的宁静与超脱。次句“早谢湘江载月舲”则表达了漱冰上人远离尘世,不随世俗之舟的意思。
“定里春风间挂锡”描绘了他在春天里挂着锡杖,行走在佛法修行的路上,春风中显得格外从容。“吟边夜雨罢谈经”则写他在夜晚雨声中研读佛经,沉浸在学问与禅修之中。这两句体现了漱冰上人对佛教的虔诚和对知识的追求。
“一编未放生涯冷,片席容分佛火青”进一步强调了他的生活简朴,即使生活清贫,也愿意分享佛前青灯,坚守内心信仰。“我比香山年木老,肩舆鸠杖更谁停”以自谦的方式表达,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看到漱冰上人的精神风貌,自己也愿停下脚步,聆听教诲。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漱冰上人的清修生活和高尚品格,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智慧的敬仰。
若人抱奇趣,寝迹辟俗喧。
结屋依故里,乔木非荒村。
平生谢轩冕,诗书夙所敦。
远怀陶靖节,此意谁与论。
种秫秋已熟,艺菊寒始繁。
东篱何必往,南山自当门。
悠然契心目,乐矣终忘言。
痛饮聊自适,浊醪湛空樽。
历尽十八滩,石恶水尤恶。
桨荡退不前,舟移碍乃阁。
窥深若井投,注高疑空落。
自省神每漂,旁观心更愕。
忠贞固可仗,性命抑奚托。
履险德在躬,蒙恩秩命爵。
臣心敢怠遑,天意自昭灼。
我欲移沃焦,漏泄使之涸。
我欲呼巨灵,擘裂用之凿。
愿言见安流,怒涛息喷薄。
丹衷死即休,白首穷亦乐。
何须叹乘桴,孔圣不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