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抱奇趣,寝迹辟俗喧。
结屋依故里,乔木非荒村。
平生谢轩冕,诗书夙所敦。
远怀陶靖节,此意谁与论。
种秫秋已熟,艺菊寒始繁。
东篱何必往,南山自当门。
悠然契心目,乐矣终忘言。
痛饮聊自适,浊醪湛空樽。
若人抱奇趣,寝迹辟俗喧。
结屋依故里,乔木非荒村。
平生谢轩冕,诗书夙所敦。
远怀陶靖节,此意谁与论。
种秫秋已熟,艺菊寒始繁。
东篱何必往,南山自当门。
悠然契心目,乐矣终忘言。
痛饮聊自适,浊醪湛空樽。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悠然堂》描绘了一位隐逸者的生活情境。诗中主人公怀抱独特趣味,远离尘世喧嚣,选择在故乡的老树环绕下建造居所,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他淡泊名利,醉心于诗书,将陶渊明作为精神寄托,向往其田园生活。
秋日里,秫谷已熟,菊花在寒气中盛开,诗人无需远赴东篱,因为南山就在眼前,仿佛是他的天然屏障。这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与自然相契合,让他感到无比快乐,以至于无言以表。诗人借酒浇愁,畅饮以自我安慰,浊酒满樽,却也显得心境澄明。
整首诗通过描绘悠然堂的日常生活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明代士人追求闲适、自然的审美情趣。
江流不尽天连地,山意无穷春复秋。
多少诗人无分到,我来三月得重游。
长流万里。与沈沈沧海,平分一水。
孤白争流蟾不没,影落潜蛟惊起。
莹玉悬秋,绿房迎晓,楼观光疑洗。
紫箫声袅,四檐吹下清气。
遥睇浪击空明,古愁休问,消长盈虚理。
风入芦花歌忽断,知有渔舟闲舣。
露已沾衣,鸥犹栖草,一片潇湘意。
人方酣梦,长翁元自如此。
慈亲别几时,又作北游期。
万马方征虏,单车欲访谁。
远身孤剑共,幽抱素琴知。
应渡黄河夕,波涛惊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