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偷声木兰花.题关东席端伯小像》
《偷声木兰花.题关东席端伯小像》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偷声木兰花

画师要写萧疏意,先画绿杨丝踠地。

斑竹阑干,傍倚高人兴邈然。

五侯七贵枌榆盛,家本辽阳争借问。

总不关渠,只爱荷香扑异书。

(0)
鉴赏

这首《偷声木兰花·题关东席端伯小像》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小像,展现了对席端伯的深情与敬仰。

开篇“画师要写萧疏意,先画绿杨丝踠地”,以画师为引子,点明了创作的主题——萧疏之感。绿杨丝踠地,既描绘了画面上绿杨轻柔垂地的景象,也暗喻了画中人物的超凡脱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接着,“斑竹阑干,傍倚高人兴邈然”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小像周围环境的雅致与人物的高洁。斑竹栏杆,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更象征着文人雅士的风骨。高人兴邈然,则直接赞美了席端伯的高尚情操和深远的志趣。

“五侯七贵枌榆盛,家本辽阳争借问”两句,通过对比,凸显了席端伯不同于权贵的独立人格。五侯七贵代表着权势与富贵,枌榆盛则指家乡的繁盛,但席端伯却选择远离这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里借问,表达了对席端伯独特选择的敬佩与好奇。

最后,“总不关渠,只爱荷香扑异书”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荷香扑异书,既是对席端伯喜爱读书、追求知识的赞美,也是对他内心世界的美好描绘。总不关渠,强调了席端伯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隔绝,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与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席端伯小像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品格与深邃的精神世界,表达了词人对其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飘飘楚江客,来咏楚江蘋。

发藻沧浪水,迟晖江汉滨。

五湖随宕子,七泽寄浮身。

嘉实如堪荐,长谣问鲁人。

(0)

愁霖答石巢先生

倦羽值秋霖,霖秋伤客心。

他山翳灵木,远草不借阴。

时鞠萎佳色,幽兰败霃阴。

鹳鸣增妇叹,鸟舞兴僮吟。

遵鸿不下食,孤影相追寻。

羡彼鹪鹩鸟,一枝能处心。

(0)

拟古·其十六

人生有何乐,所乐在忘忧。

世短耳目长,何不恣遨游。

傲游当少年,披轻策肥鲜。

竖儒守一丘,但为乡里贤。

不食风与雪,谁能得神仙。

(0)

贺彭芳尚游泮

玉树临风芹藻香,堂前争羡锦衣郎。

传经指顾家声远,挟策驰驱翰苑场。

千里池边腾骥足,三冬火里慰萤囊。

丹书叠下流光远,翠羽斑衣乐未央。

(0)

贺祁东园进士锦旋为九旬令祖母暨两尊人寿

昼锦新从北极回,綵衣犹带上方裁。

高堂迭进千秋寿,艺苑群推盖代才。

天阔星文霜剑动,江寒月色夜珠来。

追欢次第联花萼,同醉仙人露一杯。

(0)

咏梅·其一

汉宫颜色十年癯,白首春心梦有无。

幽谷渺然徒自托,冰壶较尔意谁孤。

更防戎马犹含碧,不语黄昏独握珠。

东阁杜陵若相忆,美人原住远山隅。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