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东未与东桥异,问讯何劳锦里翁。
剪取竹竿渔具足,拨开荷叶酒船通。
独临秋水人摇月,漫送清歌树引风。
常笑西邻忧不足,白头心事竟谁同。
桥东未与东桥异,问讯何劳锦里翁。
剪取竹竿渔具足,拨开荷叶酒船通。
独临秋水人摇月,漫送清歌树引风。
常笑西邻忧不足,白头心事竟谁同。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桥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桥东未与东桥异”,以桥为线索,暗示了桥东与东桥景色相近,但又各有特色。接下来,“问讯何劳锦里翁”一句,通过询问当地的乡间老者,表达了诗人对当地风俗人情的好奇和亲近。
“剪取竹竿渔具足,拨开荷叶酒船通”两句,细致入微地展现了渔夫的生活场景,竹竿和荷叶的运用富有诗意,既实用又富有自然情趣,显示出渔家生活的简朴与和谐。诗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自在。
“独临秋水人摇月,漫送清歌树引风”描绘了夜晚的静谧,秋水、明月、歌声与微风交织,构成一幅宁静而富有音乐感的画面。诗人独自欣赏这美景,心境悠然。
最后两句“常笑西邻忧不足,白头心事竟谁同”,诗人以西邻的忧虑反衬自己的满足,表达了自己对平淡生活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坚守。尽管年事已高,但诗人的心境并未因物质的匮乏而忧虑,反而更显淡泊与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桥为纽带,通过描绘渔家生活和自然景色,传达出诗人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吁嗟乎空山抱余琴,以来归兮吾将以弹。
山之洼兮石之端,我其听之兮以写猗兰。
按余徽兮作复止,风冷冷兮触宫徵。
泉之流兮云中漱,鸣玉兮声淙淙,忽幽咽以下怆兮匪丝匪桐。
啼秋猿之袅袅兮,下南飞之双鸿。
山中之人兮不可遇,余徘徊兮中路。
九嶷蔚兮隔烟雾,我思南风兮噫其迟暮。
古有虞帝奏韶之遗石,乃在庾岭之南曲江之侧。
盘盘兀兀三十六,秋霞流红雪凝白。
重华一去不复来,落花流水空苍苔。
晴云照天紫凤没,明月绕树猿声哀。
送君韶阳去,因作韶石歌。
君今南上登嵯峨,诸生环佩鸣相摩。
振皇风兮返淳和,我思虞帝感慨多。
安得御气游其阿,南望苍梧吊湘波,为君日夕攀云萝。
山遥水远不可极,韶石韶石奈尔何。
幽兰自著花,菖蒲自成节。
激流难久生,溪风易吹折。
夙昔兰闺英,金韬送远道。
历历视明星,悠悠思春草。
春草生有时,黄尘飞不已。
白玉忍蒙沙,清流怨何驶。
上有龙标月,下有沅江水。
沅水自东流,梧云向南开。
蒲花生石上,芳节待归来。
蕉叶飘零桂叶枯,东归片影岭云孤。
春风桃李新阴满,待补山城种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