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李浮瓜记昔游,重来毡帽映貂裘。
乘风喜见经旬御,泛雪难留半夜舟。
坐上谈机通一马,笔间词刃失全牛。
尊前它日论诗地,柱后微文阻献酬。
沉李浮瓜记昔游,重来毡帽映貂裘。
乘风喜见经旬御,泛雪难留半夜舟。
坐上谈机通一马,笔间词刃失全牛。
尊前它日论诗地,柱后微文阻献酬。
这首诗《与张司录》是宋代诗人陈渊所作,通过“沉李浮瓜记昔游,重来毡帽映貂裘”两句,描绘了诗人重访旧地时的场景,以“沉李浮瓜”这一夏日清凉景象,唤起对往昔游历的美好回忆,而“重来毡帽映貂裘”则展现了诗人再次归来时的装束变化,寓意着时光流转与身份的变迁。
“乘风喜见经旬御,泛雪难留半夜舟”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句写乘风破浪,享受长时间的御风而行之乐,后句则描述在雪夜中难以停留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挑战的向往,以及面对困难时不畏艰难的决心。
“坐上谈机通一马,笔间词刃失全牛”这两句,运用了“一马当先”和“全牛之喻”,前者形容在谈话中能迅速抓住关键点,后者则是比喻写作技巧高超,能够驾驭复杂的主题。这两句赞美了与会者的智慧与才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交流与创作的深刻理解。
最后,“尊前它日论诗地,柱后微文阻献酬”两句,将场景转向宴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友人共论诗歌、交流思想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欢聚之时,也难免会有言语不畅或情感隔阂的情况,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微妙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观、人际交往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诗中的一篇佳作。
读书灯,明暳暳,溪堂故人亲送似。
历落平生未见书,与汝间关几半世。
几年来,味无味,并与青编共捐弃。
半身沦落浙江濆,壁角破圈尘没鼻。
新春忽尔思起废,顷刻工夫依前具。
提入山翁结草庐,永夜虚窗照天地。
圣教衰,异端炽,千古冥行士何事。
人人有此大光明,埋没荒唐渺漫处。
象山翁,天启秘,嫡嗣慈湖更超诣。
陋儒俗学破沉痾,暗室迷途逢宝炬。
读书灯,明一切,不是山翁爱文字。
逢人若问伏羲前,灯下齁齁方瞌睡。
智慧比金刚,能碎诸烦恼。
良哉须菩提,为众非草草。
再三立问端,一起复一倒。
要以撼瞿昙,俾之摅怀抱。
瞿昙了不惜,意切如老媪。
始终谈四相,毕竟尽除扫。
为言福德性,胜施千万宝。
因果本来空,种种惟心造。
默观契予意,披味恨不早。
已喜识真吾,何妨行六道。
丹鹤结青士,玄鹿侍苍官。
寿仙堂下,应伴凫舄戏莱斑。
麟记当年绣绂,燕剪今朝彩胜,淑气逐椒盘。
孕毓阳和粹,独占一春先。平淮了,勋业盛,傲东山。
中原犹待经略,趣诏凤池还。
更数尧阶五荚,又上华封三祝,千载圣须贤。
即拜玉枝赐,长冠紫宸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