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比金刚,能碎诸烦恼。
良哉须菩提,为众非草草。
再三立问端,一起复一倒。
要以撼瞿昙,俾之摅怀抱。
瞿昙了不惜,意切如老媪。
始终谈四相,毕竟尽除扫。
为言福德性,胜施千万宝。
因果本来空,种种惟心造。
默观契予意,披味恨不早。
已喜识真吾,何妨行六道。
智慧比金刚,能碎诸烦恼。
良哉须菩提,为众非草草。
再三立问端,一起复一倒。
要以撼瞿昙,俾之摅怀抱。
瞿昙了不惜,意切如老媪。
始终谈四相,毕竟尽除扫。
为言福德性,胜施千万宝。
因果本来空,种种惟心造。
默观契予意,披味恨不早。
已喜识真吾,何妨行六道。
这首宋朝郭印的《读金刚经》是一首禅宗风格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经典《金刚经》深邃智慧的理解和感悟。首句“智慧比金刚,能碎诸烦恼”形象地描绘了佛法的威力,能破除世间一切困扰。须菩提在诗中被赞美为非草率对待众人,显示出其深入思考与提问的态度。
诗人通过反复探讨经文中的道理,试图理解佛陀的教诲,希望能触动佛陀的心灵,使其倾诉内心。瞿昙(释迦牟尼)对此毫不吝啬,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如同老妇人般的亲切。接着,诗人强调了佛法的核心——四相皆空,一切皆由心生,强调了修行者内心的觉悟和福德的重要性。
诗人读经后深受启发,感到与真理契合,遗憾未能早些领悟。他已认识到真实的自我,认为即使在六道轮回中也能实践佛法。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敬仰和追求。
迷时以空为色,悟即以色为空。
迷悟本无差别,色空究竟还同。
愚人唤南作北,智者达无西东。
欲觅如来妙理,常在一念之中。
阳焰本非其水,渴鹿狂趁匆匆。
自身虚假不实,将空更欲觅空。
世人迷倒至甚,如犬吠雷叿叿。
炎丘无光冰井冷,老臣侧足窥汉鼎。
金仙夜泣玉盘空,铜雀秋飞银汉永。
乔公二女俱绝色,可怜不是台中物。
赤壁楼船烈火焚,青泥阁道英雄出。
西陵草树秋阴阴,分香卖屐愁人心。
晴窗泼墨弄书史,断砖残甓犹销沉。
明沼湛方诸,新流涨嘉澍。玄阴度云,绝涧飘寒雾。
人踪泥潦稀,暝色禽蛙暮。
远睇感先期,丛怀慨危务。
休潜遂兹适,世虑犹缠互。
妄迹逐尘生,真源妙无所。
春华又易年,衰蹇增惭慕。
得失从化机,丘园足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