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美人发委地,辛苦朝朝理高髻。
西家美人发及肩,买妆假髻亦峨然。
金钗宝钿围珠翠,眼底何人辨真伪。
夭桃窗下来春风,假髻美人归上公。
东家美人发委地,辛苦朝朝理高髻。
西家美人发及肩,买妆假髻亦峨然。
金钗宝钿围珠翠,眼底何人辨真伪。
夭桃窗下来春风,假髻美人归上公。
这首明代诗人张弼的《假髻曲奉许天爵》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市井风俗画面。诗中以两位美人的头发作为切入点,东家女子长发如云,每日辛勤梳理高髻,而西家女子则因发长至肩,选择购买华丽的假髻来装饰。诗人通过“金钗宝钿围珠翠”一句,展现了她们精心打扮的华美,然而“眼底何人辨真伪”则暗示了真假难辨的微妙情境。
最后一句“假髻美人归上公”,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即使假髻再逼真,也无法掩盖身份的差距,假髻美人只能通过这种方式短暂地融入上层社会。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既赞美了女性的爱美之心,也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虚伪与不平等。
旧识华亭陆士衡,岁残相别重含情。
离筵日落天边树,去路春浮雪外旌。
探胜西南增远思,采诗江汉得遗声。
梅花迟客开湘浦,桐叶封王下楚城。
诸葛井空芳草合,羊公碑断绿苔生。
青山吊古应长啸,北望风云是帝京。
闻道湘东胜,偏宜游宦情。
山川壮荆楚,翼轸丽玑衡。
白雁夕连渚,丹枫秋满城。
楼高分岳色,地迥散江声。
早岁能为郡,中原旧著名。
有才逢圣代,不寐为苍生。
驿使无书札,蛮方尚甲兵。
何时同醉赋,上苑待春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