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来下界,忽阻松毛阴。
凉气度香气,古心清热心。
雨馀添鬣翠,风至应涛吟。
祗恨宵分后,明蟾不可寻。
大龙来下界,忽阻松毛阴。
凉气度香气,古心清热心。
雨馀添鬣翠,风至应涛吟。
祗恨宵分后,明蟾不可寻。
这首诗描绘了松树在夏日的独特魅力与清凉之感。诗人以“大龙来下界”开篇,巧妙地将松树比作龙,赋予其非凡的灵性与力量。接着,“忽阻松毛阴”一句,既写出了松树遮天蔽日的壮观景象,也暗示了某种阻隔或限制,引人遐想。
“凉气度香气,古心清热心”,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松树的特质——不仅给人带来物理上的凉爽,还散发着独特的香气,仿佛蕴含着古老而纯净的心灵。这种对比,既展现了松树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雨馀添鬣翠,风至应涛吟”则通过雨后的翠绿与风中的韵律,生动地描绘了松树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生机与活力。雨后的翠绿更加鲜明,风吹过时,仿佛能听到松涛的吟唱,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
最后,“祗恨宵分后,明蟾不可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稍纵即逝的感慨。夜深之后,明亮的月亮难以再寻,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往往短暂易逝,让人不禁生出几分留恋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粉腻汤泉,春温湘粟,六铢初挂慵妆。
烟皋露畹,异谱各传芳。
月地相逢缥缈,细凝伫、玉润酥香。
琼姬意,难凭木笔,写恨寄王郎。
苏台双树老,当年刺史,看似寻常。
梦兰如此,客不共飞觞。
堪怜田家姊妹,黯憔悴、长伴蓉裳。
应难比,仙姿淡雅,裙幅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