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题三首·其一》
《偶题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0)
注释
幅巾:古代文士用绢一幅束发,成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
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不道:犹不知。
底处:何处。
擘开:冲开。
断梗枯槎:残枝枯叶。
萦回:徘徊荡漾。
筇: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
翻译
门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
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不知道云哪里来的。
冲破峡谷若雷霆在滚动,无数的瀑布喷涌而出。
断枝枯草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随着寒冷的碧水独自流浪。
随着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头,到了溪流的出水处却迷惑了。
才相信真的源头是找不到的,还是柱着手杖欣赏随遇的潺潺美泉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峦与云雾交织的自然景象。"门外青山翠紫堆",设定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处青山环抱之地,那些山峦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鲜明,有着翠绿与深紫的层次感。"幅巾终日面崔嵬",则是对山势高耸、连绵不绝的一种形容,用词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接下来的两句"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诗人通过观察云的变化,捕捉到了自然界中水汽变幻莫测的情景。"只看云断成飞雨"表明云朵在某种条件下迅速聚集并转化为降水,展现了大自然的瞬息万变。"不道云从底处来"则是诗人对这一自然现象的一种感慨和质疑,似乎在追问这些云朵究竟来自何方,它们背后的奥秘又是什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山峦与云雾相互作用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二○二

作诗工体物;看画爱传神。

(0)

课儿联·其一三八

荷花生日酒;松子百年香。

(0)

四书对

再斯可矣;一以贯之。

(0)

挽张之洞联

受顾命还,书记周公留保奭;

为天下恸,我如苏轼哭欧阳。

(0)

挽周踰联

乡闾共事数十年,步亦步,趋亦趋,尔时携手同行,相视于心真莫逆;

龆龀知交三五辈,亡者亡,老者老,到得送君归去,而今惟我独贤劳。

(0)

集字联

有莫能言者乐;无不成诵之书。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