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居杂兴八首·其八》
《湖居杂兴八首·其八》全文
宋 / 白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万树芙蓉两蕊宫,秋风开遍水边丛。

白墙遮尽红墙出,只见红墙一半红。

(0)
注释
芙蓉:古代对荷花的别称,也指木芙蓉,这里泛指美丽的花朵。
两蕊宫:可能指的是皇宫的两边,或者形容宫墙的对称布局。
秋风:秋季的风,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象。
白墙:指皇宫或建筑的白色外墙,与下文的红墙形成对比。
红墙:可能是皇宫的一部分,因其颜色而显眼,被白墙遮挡后只露出一半。
翻译
无数的芙蓉花盛开在皇宫的两侧,秋天的风吹过,它们在水边的丛中绽放。
白色的宫墙遮挡住了红色的宫墙,只露出一半的红色外墙。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赞美。诗人以“万树芙蓉两蕊宫”开篇,展现了一幅繁华如织的秋色图画。芙蓉即荷花,它在秋天盛开,万树之多,可见其景致之壮观。而“两蕊宫”则增加了诗句中的一种仙境般的意境,让人不禁遐想。

接着,“秋风开遍水边丛”,秋风轻拂,荷花随之摇曳,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节气变化。诗人通过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景色,更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融入。

下一句“白墙遮尽红墙出”,诗人笔触转向建筑物,白墙与红墙之间形成了视觉上的对比和冲突。这里的“白墙”可能象征着简洁和纯净,而“红墙”则给人以热烈和生动之感。这一句不仅在视觉上增添了层次,也让读者在心中构建起一种空间关系。

最后,“只见红墙一半红”,诗人的目光聚焦于红墙的一部分,通过这种局部描写,不仅突出了主体,更显得意境深远。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细节的关注和捕捉,以及对于美好事物不愿全然展露的心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作者介绍

白珽
朝代:宋   字:廷玉   籍贯:元钱塘(今杭州)   生辰:1248—1328

白珽(1248—1328),字廷玉,元钱塘(今杭州)人。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遗腹子,后为钱塘人白某收作嗣子。白珽工诗赋,曾与当时名士结社,称“月泉吟社”。他的诗,题材多为描绘自然秀丽风光、农村田园生活,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时政的。 
猜你喜欢

答李和衷

举世解人少,君曾解也无。

卖香儿挑粪,被褐士怀珠。

高调声相和,名山趣肯孤。

还期秋色里,笑语动西湖。

(0)

过孟尝君养士处

狗吠鸡鸣客未非,居然虎口脱危机。

不知万乘齐廷相,何似相如一璧归。

(0)

罗浮杂咏·其九

凉风吹日夕,瑟瑟洞门阴。

零霜彫百卉,菁华苦寒侵。

我生无根荄,老至谁能任。

羲和不可顿,已秋非复春。

愿作淮海禽,变此朝露身。

(0)

春园雨后漫赋

时序递催迁,人事何能常。

幸兹休假馀,聊以恣徜徉。

园林有百卉,当春发其芳。

抽红亦吐白,间杂固无行。

数日苦霖潦,主人卧匡床。

不得恣游赏,兼亦负壶觞。

归云收绪雨,晚飔开微阳。

会心岂在远,即此足回翔。

信履悦情志,应接如苦忙。

偶得谢物役,因之媚景光。

悠悠世上名,于我亦何当。

(0)

柳父母平寇膺荐喜赋

两年卧阁莺花鬯,五里谈兵草木枯。

自在桑麻筹卓鲁,谁从旗鼓论孙吴。

肃清杀运花为县,班列朝廷舄是凫。

开府到来俱碧眼,一同明月识珊瑚。

(0)

张孟奇先生种梅庾岭寻畴昔之盟也余癸酉出山载之而往因为赋别

香魂处处吐芳清,独遣花神事远征。

月下何年曾入梦,岭头此日尚寻盟。

一时宗老应无辈,予载风流得擅名。

问我归期堪索笑,花前绿醑许同倾。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