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飞来寺·其七》
《飞来寺·其七》全文
明 / 郭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百粤山川第几层,重来有约漫追寻。

满台花雨飘僧梵,两岸岚光拥翠岑。

贝叶捲时猿献玉,老僧禅罢客弹琴。

登临欲上和光洞,踏破苍苔发浩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飞来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首句“百粤山川第几层”,以“百粤”点明地点,暗示了山脉连绵不绝,层次丰富;“第几层”则带有一种探索未知的意味,引出下文的探寻之旅。

“重来有约漫追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深厚情感,以及再次探访的期待。这里的“有约”不仅指诗人与自然的约定,也可能是与某种精神或理想的共鸣。

接着,“满台花雨飘僧梵,两岸岚光拥翠岑”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花雨飘洒,仿佛是大自然的礼赞;僧梵之声,增添了宁静与神秘的氛围;两岸的岚光与翠岑,则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与生机。

“贝叶捲时猿献玉,老僧禅罢客弹琴”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人文与自然的交融。贝叶卷起,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递;猿猴献玉,寓意着自然界的灵性与和谐;老僧禅后的静谧与客人弹琴的悠扬,共同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净化的意境。

最后,“登临欲上和光洞,踏破苍苔发浩吟”表达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和光洞可能象征着内心的深处,或是某种精神上的归宿;踏破苍苔,既是对自然的亲近,也是对探索未知的勇气与决心的体现;“发浩吟”则意味着诗人将通过吟诵,抒发内心的情感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郭棐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笃周。幼从湛若水学,与闻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礼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传封七夫人御札将出。棐谏诤,事乃罢。后终官光禄寺正卿。有《粤大记》、《岭海名胜记》、《四川通志》等。
猜你喜欢

偶从报上见云从寄赠诗,次韵答之

烟波浩淼道途修,久矣华胥托梦游。

漫笑院门持钵去,新亭何处哭神州!

(0)

郭林宗·其一

不应公轩有道徵,人伦东国著名称。

当时雅重登龙选,输汝仙舟伴李膺。

(0)

和仲衡东京苦热之作

热火坑中置此身,西风难避庾公尘。

睡王自署头衔好,笑谢东华名利人。

(0)

北游感兴四首·其三

西门虎帐记谈兵,兄弟平原隔死生。

莫问当年参佐廨,寒潮打处已无城。

(0)

五月一日沧玉、锡祺、笛亭、槐庭、藻云及舍侄仲衡集予无闷草堂,喜而有作·其二

篱门犬吠故人来,陡觉光辉照草莱。

吟兴应嫌鹅鸭闹,酒怀暂对水云开。

闲居物外花三径,雅会尘中岁几回。

却忆匡山莲社客,晨星寥落剧堪哀。

(0)

夜坐与仲衡作·其二

剪灯相对话桑麻,尽把山居水竹誇。

不是吾庐吾亦爱,野人乘兴即为家。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