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别驾访天竺颐晔二师》
《王别驾访天竺颐晔二师》全文
宋 / 姚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宝香熏彻碧莲台,别驾寻僧日暮回。

听雨斋前惊树长,浴云池上看花开。

青山久不逢坡老,玄鹤亲曾识辨才。

二老风流如昨日,百年诗石未苍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别驾拜访天竺寺中两位高僧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访僧之旅的静谧与雅致。首句“宝香熏彻碧莲台”以“宝香”和“碧莲台”营造出一种庄严而清幽的氛围,暗示了寺庙的神圣与高洁。接着,“别驾寻僧日暮回”则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与行程,以及访僧活动的结束时间,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旅程的结束。

“听雨斋前惊树长,浴云池上看花开”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听雨”与“树长”,“浴云”与“花开”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映射出访者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敏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含了对时光流转、生命成长的感慨。

“青山久不逢坡老,玄鹤亲曾识辨才”两句,借景抒情,通过“青山”与“坡老”的久别重逢,以及“玄鹤”与“辨才”的相识,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友情与才华的珍视。这里的“坡老”可能指的是苏轼,而“辨才”则是指唐代高僧道宣,两者都是文人墨客心中的理想形象。

最后,“二老风流如昨日,百年诗石未苍苔”总结了整个场景,将两位高僧的风采与风流比作昨日的美好,强调了他们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即使经过百年的时光,他们的精神与作品依然熠熠生辉,未被岁月侵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镛
朝代:宋   字:希声   号:雪篷   籍贯:剡溪(今浙江嵊县)   生辰:1191~?

姚镛(1191~?)(生年据集中《继周圹记》‘馀年将四十而鳏’推定),字希声,号雪篷,又号敬庵,剡溪(今浙江嵊县)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理宗绍定元年(1228)为吉州判官。六年,以平寇功,擢守赣州。因忤帅臣,贬衡阳。嘉熙元年(1237)始离贬所。景定五年(1264)掌教黄岩县学。镛工诗词,有《雪篷集》一卷,《绝妙好词笺》传于世。 
猜你喜欢

论语绝句·其十二

行道嗟吾已矣夫,仲由从我去乘桴。

果然子路闻之喜,好勇如由亦自无。

(0)

笔占示林君奇

许负往昔矣,天纲今何之。

谁知千载后,复遇林君奇。

(0)

淳祐丙午讲礼记毕锡宴秘书省赐侍读少师郑清之以下

鳌极开先已降衷,上天下泽礼居中。

三才义理维持力,万世纲常建立功。

孔圣法言多纂辑,汉儒师学共修崇。

经帷讲彻资群彦,克己工夫在广充。

(0)

题诸色扇·其二

秾华照水澄秋静,冷艳欺风醉露凉。

一枝翠叶凝秋色,万粟金英喷古香。

月筛秾影虚窗静,秋染繁英净几香。

千叶喜容迎晓日,万铃黄色映朝霞。

日丽柳塘莺语滑,雨收桃岸燕飞忙。

(0)

鱼梁

八月霜潦收,江槎绝烟渚。

竹落如网裁,渊鳞剧云聚。

鹥鸟争食飞,儿童荷叉语。

去乙鳊项肥,吴羹免轑釜。

(0)

送荆南李学士

逢旦光华盛,登贤命数优。

郎星太微后,史局道山头。

违咫尧心屋,疏藩禹贡州。

使旟飞隼出,台劄偃波留。

旧赐薰兰被,新装彍弩驺。

陕分歌召伯,屠饯宠韩侯。

泽国龙为节,桑郊鹿并辀。

斋中无煨酒,铃下识轻裘。

卤簿分宾帟,江山入宴楼。

蜀波馀柹尽,楚野恶氛收。

后乘追文学,先春召督邮。

暂稽华黼赐,聊听昔襦讴。

父子云屏隔,盐梅宝铉求。

归来循吏政,终古冠缇油。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