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心无可寄,花落断肠边。
人逐双流水,春归一片烟。
寒依香炭坐,暖拥素书眠。
琴匣蛛丝满,弹时记去年。
愁心无可寄,花落断肠边。
人逐双流水,春归一片烟。
寒依香炭坐,暖拥素书眠。
琴匣蛛丝满,弹时记去年。
这首诗名为《愁》,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愁”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愁心无可寄”,直接点出主题,愁绪无处寄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孤独。接着,“花落断肠边”,以花落象征生命的凋零与美好事物的消逝,进一步强化了愁绪的浓重。随后,“人逐双流水,春归一片烟”,描绘了人们在时间的长河中匆匆而过,如同流水,而春天也如同烟雾般稍纵即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寒依香炭坐,暖拥素书眠”,通过对比寒夜与温暖的夜晚,以及阅读书籍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寒冷的夜晚让人感到孤独与无助;另一方面,阅读书籍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慰藉心灵,带来一丝温暖。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试图在困境中寻找慰藉的努力。
最后,“琴匣蛛丝满,弹时记去年”,通过描述琴匣上布满蜘蛛网,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弹琴时想起去年的情景,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现在孤独处境的感慨。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和细节,深刻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愁绪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