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黄门父还闽》
《送陈黄门父还闽》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白发新封谏议归,山林岩壑尽光辉。

长溪水落滩声静,远岸秋深树影稀。

双旆清风迎紫诰,满船红日照斑衣。

天恩浩荡应难报,早遣仙郎侍琐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谏议官归隐山林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首联“白发新封谏议归,山林岩壑尽光辉”开篇即点出人物身份与归隐背景,以“白发”象征其年岁与智慧,以“新封”暗示其功绩,而“山林岩壑尽光辉”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烘托出归隐后的宁静与祥和。

颔联“长溪水落滩声静,远岸秋深树影稀”进一步渲染了归隐环境的幽静与季节的变换,长溪水落,滩声渐息,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远岸秋深,树影稀疏,既描绘了秋季的萧瑟,也暗含着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颈联“双旆清风迎紫诰,满船红日照斑衣”则转而描写归隐途中的景象,双旆随风飘扬,似乎在迎接紫诰(古代帝王赐予官员的诏书),满船红日映照着斑驳的衣裳,既体现了归隐的荣耀,也蕴含着对过往功绩的回顾与感慨。

尾联“天恩浩荡应难报,早遣仙郎侍琐闱”表达了对归隐者难以回报天恩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其未来的期待,希望他能早日回到朝廷,继续为国家效力,如同仙人般侍立于琐闱(宫门),既是对归隐者的赞美,也是对其未来贡献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隐生活及途中的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归隐者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变化,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对功名与荣誉的思考,以及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和致政林存斋稚圭

东邻南极老人星,音吐洪亮眼晶荧。

诸郎个个佳宁馨,长者早占千佛经。

仲季锐如刃发硎,三珠粲烂照户庭。

老人散策傲郊坰,健笔哦诗惊六丁,仰天高唱雨霖铃。

餐和毓粹养灵扃,炼得元身如鹤形。

文堂纵谈耳惊霆,硬语盍作盘盂铭。

笑渠教谄儿懒听,只今人物混渭泾。

贤者聚散类梗萍,报复未已况调停。

我狂畏暑卧风棂,日夕西望忧朝廷。

何时乾坤得清宁,未信日月长昏冥。

不必餔糟学独醒,不烦餐菊制颓龄。

支驾皇舆待騋駉,问讯谁坐东西厅。

老成自昔有典刑,尚父须符渭卜灵。

(0)

丁丑同蒋力父东归至城诗以别之

发轫神皋愁热甚,解骖乡井得凉多。

半生相托左右手,一日同收甲乙科。

老我已锄年少习,期君共守岁寒柯。

荣华富贵邯郸枕,惟孝惟忠久不磨。

(0)

朝阳岩二首·其二

东向水西阿,无时景物和。

松阴不映户,晓日在烟萝。

人迹如行少,山禽似语多。

清高知隐者,尘虑自销磨。

(0)

再次前韵寄杨德逢

一雨洗炎蒸,旷然心志适。

如输浮幢海,灭火十八隔。

俯观风水涌,仰视电云坼。

知公开霁后,过我言不食。

翻愁陂路长,泥淖困臧获。

明明吾有怀,如日照东壁。

莫逢田父归,倚杖问消息。

渠来那得度,南荡今已白。

(0)

寄题程公辟物华楼

吴楚东南最上游,江山多在物华楼。

遥瞻旌节临尊俎,独卧柴荆阻献酬。

想有新诗传素壁,怪无馀墨到沧洲。

湡浯南望重重绿,章水还能向此流。

(0)

次韵酬宋玘六首·其五

无能私愿祇求田,时物安能学计然。

凿井未成歌击壤,射熊犹得梦钧天。

遥思故国归来日,留滞新恩已去年。

携手与君游最乐,春风波上水溅溅。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