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馀不惮陟崔嵬,三到谢公池上来。
下视众山俱培塿,俯窥尘世尽氛埃。
松生清籁醒人耳,花褪残红堕酒杯。
喜与诸君同胜赏,莫辞一醉少徘徊。
公馀不惮陟崔嵬,三到谢公池上来。
下视众山俱培塿,俯窥尘世尽氛埃。
松生清籁醒人耳,花褪残红堕酒杯。
喜与诸君同胜赏,莫辞一醉少徘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友人共同攀登高山,欣赏自然景色的情境。从字面上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豪放不羁和超脱尘世的态度。
“公馀不惮陟崔嵬”,诗人以一种不畏艰险的姿态攀登高山,展现了其勇敢无畏的一面。随后的“三到谢公池上来”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不断追求与探索。
“下视众山俱培塿”,从高处眺望时,其他山峰都变得微不足道,彰显了诗人所站立之地的雄伟。紧接着,“俯窥尘世尽氛埃”则透露出诗人超然物外,藐视尘世纷扰的心境。
“松生清籁醒人耳”,这里的“清籁”指的是松风的声音,它唤醒了人们的心灵,让人从喧嚣中解脱出来。接下来的“花褪残红堕酒杯”则是对春日美景的一种描绘,可能隐含着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享乐现世、不惧将来的态度。
最后,“喜与诸君同胜赏,莫辞一醉少徘徊”,诗人表达了与友人们共同欣赏这份美好,并且愿意沉浸于此刻的快乐之中,不忍心马上离开。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传递出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哲学思考。
背水未成韩信阵,明星已陨武侯军。
平生一点不平气,化作祝融峰上云。
禄儿岂解倾唐祚,独使斯文寿两翁。
蜀道至今遗旧话,湘流澈底照孤忠。
摧风溜雨中兴字,转地回天克复功。
人说苍崖磨向尽,不知磨尽几英雄。
拥孤衾,正朔风凄紧,毡帐夜生寒。
春梦无凭,秋期又误,迢递烟水云山。
断肠处、黄茅瘴雨,恨骢马、憔悴只空还。
揉翠盟孤,啼红怨切,暗老朱颜。
堪叹扬州十里,甚倡条冶叶,不省春残。
蔡琰悲笳,昭君怨曲,何预当日悲欢。
谩赢得、西邻倦客,空惆怅、今古上眉端。
梦破梅花,角声又报春阑。
海水奔腾朔风急,巨鳌震动坤轴折。
茫茫水与云相连,中有仙人渺独立。
槁梧三尺操南音,轻视功名等秋叶。
调高韵古泣鬼神,毡帐轻弹燕蓟月。
锦囊万里诗一编,字字丹心沥青血。
回首铜仙旧梦寒,抚卷令人双鬓雪。
祇今复作潇湘游,拟续离骚吊忠魄。
独夜何心闻杜鹃,云暗苍梧正愁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