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孤衾,正朔风凄紧,毡帐夜生寒。
春梦无凭,秋期又误,迢递烟水云山。
断肠处、黄茅瘴雨,恨骢马、憔悴只空还。
揉翠盟孤,啼红怨切,暗老朱颜。
堪叹扬州十里,甚倡条冶叶,不省春残。
蔡琰悲笳,昭君怨曲,何预当日悲欢。
谩赢得、西邻倦客,空惆怅、今古上眉端。
梦破梅花,角声又报春阑。
拥孤衾,正朔风凄紧,毡帐夜生寒。
春梦无凭,秋期又误,迢递烟水云山。
断肠处、黄茅瘴雨,恨骢马、憔悴只空还。
揉翠盟孤,啼红怨切,暗老朱颜。
堪叹扬州十里,甚倡条冶叶,不省春残。
蔡琰悲笳,昭君怨曲,何预当日悲欢。
谩赢得、西邻倦客,空惆怅、今古上眉端。
梦破梅花,角声又报春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表达了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和哀愁。开篇便以“拥孤衾”、“朔风凄紧”、“毡帐夜生寒”设置了一个寒冷而又孤独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内心的寂寞与悲凉。
“春梦无凭,秋期又误”,则是时间流逝、往事难追的感慨。梦中所托非真实可依,而到了应该珍惜的时光,又因种种原因而错过了。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迢递烟水云山”则是景物描写,通过连绵不断的自然风光,增添了诗中情感的深远和广阔。接下来的“断肠处、黄茅瘴雨,恨骢马、憔悴只空还”,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了极致。“断肠”形容心痛至极,“黄茅瘴雨”则增添了一种荒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马匹的哀叹,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揉翠盟孤,啼红怨切,暗老朱颜”,是对美好誓言和青春岁月的回忆。诗中多次使用“孤”字,更凸显出诗人的孤单与哀愁。而“暗老朱颜”则是时间流逝、容颜易改的无奈。
随后,“堪叹扬州十里,甚倡条冶叶,不省春残”,通过对扬州十里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这里的“不省春残”则是因为过于沉浸在往昔之中,以至于忽略了现实中的时间流逝。
“蔡琰悲笳,昭君怨曲”,借用古代才女蔡琰和昭君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无奈与哀愁。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都充满了悲剧色彩,所以诗中通过这样的引用,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何预当日悲欢”,则是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过去美好而现如烟消云散的无奈。诗人在这里反问自己,为何要去预料那已经逝去的悲欢?
接下来的“谩赢得、西邻倦客,空惆怅、今古上眉端”,则是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和哀愁,以及对于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的表达。“空惆怅”四字,更添了一份空虚与无奈。
最后,“梦破梅花,角声又报春阑”,以“梦破”开头,直接切入了对美好时光已逝的哀愁。梅花往往象征着高洁和孤独,而“角声”则是军中报警的声音,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情。这里通过“春阑”,暗示了又一个季节的到来与过去美好的彻底消散。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哀愁和思念的情感抒发,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往事美好的回忆,将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奈与哀愁表达得淋漓尽致。
春秋书大雨,三日巳为霖。
如何方春时,终月常积阴。
淙空若泉泻,荡地成渊深。
曾无昼夜别,顾恐山岳沈。
疑是天上河,底漏不可禁。
傍无女娲石,欲补难为针。
又疑坎宫水,阳曜所不临。
何等大鬼物,戏把北斗斟。
谁笼三足乌,冷卧空桑林。
勾芒失权柄,羞耻啼盈襟。
枉杀几树花,恣许泥土涔。
或云天有意,欲使诛荒淫。
田谷彼何罪,芽颖当森森。
一粒且漂溺,不啻千黄金。
路绝吊客行,馁我忧巢禽。
风声怒打屋,寒气狞穿衾。
况我出山远,久次兹江浔。
嗟嗟岁月晚,悠悠金玉音。
无聊但诙笑,有得还歌吟。
莫怪旅愁甚,旅人千万心。
三载居邻县,得闻金玉音。
路遥相见少,道合受知深。
已矣瓜时戍,悠哉魏阙心。
归舟望不及,白日隐寒林。
凤皇贵在德,孔翠岂无文。
诗礼多承训,贤能迥出群。
谈清蜕尘滓,志大蹑烟云。
更喜并州牧,豪英天下闻。
休官众未许,分政且归闽。
名系金闺彦,身为蕙帐人。
林泉新得主,冠履渐无尘。
知足应常足,安能更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