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其一》
《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其一》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古风

离逾十年合,合复十月离。

往日苦无及,来日忽未知。

江源与海通,吴会与蜀违。

通固天道常,违亦物理宜。

勿作儿女感,是中有精微。

(0)
注释
离:分离。
逾:超过。
合:重逢。
苦:痛苦。
无及:无法弥补。
忽未知:突然变得迷茫。
江源:长江源头。
海通:连着大海。
吴会:吴越之地。
蜀:蜀地。
违:相隔。
固:本来。
物理:事物的规律。
勿:不要。
儿女感:儿女情长。
精微:深刻道理。
翻译
分别已超过十年,又即将在十月重逢。
过去的痛苦未能弥补,未来的路突然变得迷茫。
长江源头连着大海,吴越之地与蜀地相隔遥远。
相通是自然法则,分离也是事物常态。
不要只感伤儿女情长,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范宪东叔即将赴任潼川的离别之情。诗中通过描述离合无常的生活现象,寓言了人生的起落和自然法则。

"离逾十年合,合复十月离",诗人以十年分离后短暂相聚,又迅速再次分别的场景,揭示了人生聚散的无常。"往日苦无及,来日忽未知",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江源与海通,吴会与蜀违",运用地理意象,暗示了朋友将要跨越的距离,以及两地之间的差异。"通固天道常,违亦物理宜",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距离和差异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符合天地间的道理。

最后两句"勿作儿女感,是中有精微",劝诫朋友不要过于儿女情长,因为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提醒他要以开阔的胸怀面对离别和未来的挑战。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寓含哲理,展现了陈傅良在送别诗中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冬夜独酌二章·其一

浏然古天碧,深春在吾杯。

深心落杯底,万事吾何猜?

残灯发静辉,横眄山翠开。

此翠山非山,素壁明冻苔。

屋楞啼鸟声,听之忘其哀。

似于画柳丛,梦招黄鹂来。

持我清明躬,未使就昏颓。

明月城南溪,日昨已横梅。

(0)

信宿北墅即事十一章·其十一

便留千日住,捲襆总须归。

复步寻馀景,迟行恋夕晖。

鹿盟当后践,山侣暂今违。

款款云相送,绵绵意莫挥。

(0)

閒居三章杂用陶诗韵·其一

轩窗无繁林,背水自然阴。

慰读多异书,略许挥劳襟。

希微元响招,指俗难试琴。

梦寐未浃古,年华倏成今。

卉物乘鬯机,树采相崇钦。

广有天露濡,拒我一勺斟。

和平扬珩瑀,谁发空山音?

揽此短发疏,有花让人簪。

愿终斗室键,抱窳息诸深。

(0)

寄林钟岳

霏霏一夕雨,春水大江生。

柳密山添黛,风微燕入城。

宿鬟邀浅酌,滑指腻初笙。

有忆不相见,独歌空许情。

(0)

独居谣四解

飘风千里,流云未已。座闻清歌,投袂而起。

出门逡巡,还入我户。彼饴之甘,安知荼苦?

远山绵峨,横川自波。群燕来下,柳枝不多。

夫君未还,贞守谁信?春风独居,委颜于镜。

(0)

自睢宁至下邳道中杂诗六绝句·其一

大榆夹道送鞭声,日暮轮蹄促队行。

省识东风江上到,蘼芜吹绿过邳城。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