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云头黑,万山雨脚白。
大风捲却屋上茆,床头书卷尽打湿。
幽人缩项破窗里,屋上藓花长数尺。
若得溪流直到床,钓竿插向枕头石。
千山云头黑,万山雨脚白。
大风捲却屋上茆,床头书卷尽打湿。
幽人缩项破窗里,屋上藓花长数尺。
若得溪流直到床,钓竿插向枕头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自然力量与人文生活交织的画面。首句“千山云头黑,万山雨脚白”以强烈的对比色彩,渲染出风雨来临前的压抑氛围,黑色的云层覆盖了千山,白色的雨点在万山之间跳跃,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倾盆而下。
接着,“大风捲却屋上茆,床头书卷尽打湿”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风雨的猛烈。大风不仅掀起了屋顶的茅草,连书桌上的书籍也未能幸免于被雨水浸湿的命运,突显出自然之力的不可抗拒。
“幽人缩项破窗里,屋上藓花长数尺”则将视角转向了屋内,描绘了一个隐居者在风雨中的生活状态。他缩着脖子躲在破窗之内,窗外的屋檐上长满了数尺高的青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荒凉。
最后,“若得溪流直到床,钓竿插向枕头石”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如果溪水能直接流到床边,那么他愿意手持钓竿,将它插入枕头旁的石头中,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闲时光。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人类生活的微妙互动,以及在风雨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