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兵部卢侍郎渊》
《挽兵部卢侍郎渊》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经年不见卢兵部,忽读铭文泪满颐。

事业巳为当世重,忠勤赖有圣明知。

浮云流水都如梦,南浦西山总是思。

一剑未酬知己愿,忍歌楚些送孤儿。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兵部卢侍郎渊》是明代金幼孜所作,表达了对已故卢兵部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联“经年不见卢兵部,忽读铭文泪满颐”以时间的流逝和意外的读到墓志铭为引子,直接抒发了对卢兵部的怀念之情,泪满面庞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不舍。

颔联“事业巳为当世重,忠勤赖有圣明知”赞扬了卢兵部在世时的功绩与忠诚,指出他的贡献已被世人所重视,其忠心与勤勉得到了上天的知晓与认可,体现了对卢兵部高尚人格与卓越成就的高度评价。

颈联“浮云流水都如梦,南浦西山总是思”运用自然景象的比喻,将人生比作一场梦境,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感慨。同时,通过“南浦西山”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卢兵部的思念之情,暗示了诗人对卢兵部的怀念如同对山水的永恒思念。

尾联“一剑未酬知己愿,忍歌楚些送孤儿”则表达了对卢兵部未能实现与知己共事的愿望的遗憾,以及对卢兵部遗孤的同情与关怀。诗人以“忍歌楚些”(楚辞中哀伤的歌曲)来表达自己的哀思,同时也寄托了对卢兵部遗孤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卢兵部生前事迹的追忆与对逝者离世的哀悼,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之情。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藤江晚泊

小鸟林依山欲昏,冷烟犹动獞人村。

黄茅屋背登禾穗,白竹篱腰带潦痕。

武帐鸣刁江客悄,平沙争爨仆夫喧。

邛家云水真堪忆,月净梅花未掩门。

(0)

杨梅

弁山白种传山僧,初摘繁枝如轑羹。

可怜贡匦漏苞录,纂纂玉粒惊寒晴。

品光却厌辰砂赤,香橘霜橙总凡液。

江南此实君可尝,问君无乃江南客。

(0)

题风木卷

芳华长奉板舆同,宛宛音容尚眼中。

义范不违闻礼训,令仪真有听鸡风。

漆灯夜闭玄堂寂,餗鼎时思燕寝丰。

世上郎君仍将印,羽林誇是丈夫雄。

(0)

再别鉴湖

金风吹远扬,拂此北游驾。

帝阍十二重,初日照华夏。

忧时亦乞言,披章达清夜。

君抱瑞世图,素望寰宇大。

朝正固常典,所际在更化。

保釐旧业尊,一食仍尽下。

台端岂迂途,论课谅非亚。

曷慰励精怀,宣室有燕暇。

小邮双赤旗,江山俨罨画。

不信别时苦,悲鸣恋群马。

(0)

宿郑家驿用壁上韵

炊烟茅店隐,草色驿庭深。

到处惊鸿迹,逢山立马吟。

溪回疑末路,客久见初心。

槠树炎风起,征衣夏欲临。

(0)

和宫怨二首·其二

怨绿愁红覆井深,监宫休讽白头吟。

阿娇丰貌胡为尔,消得涂椒四壁金。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