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草堂清和尚赞》
《草堂清和尚赞》全文
宋 / 释宗杲   形式: 赞

凛凛孤风世所稀,碧眸炯炯电光辉。

贫儿示与衣中宝,富者教伊赤体归。

毒手惯曾烹佛祖,洪炉常用大钳锤。

小根魔子还知否,此是吾家真白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ǎotángqīngshàngzàn
sòng / shìzōnggǎo

lǐnlǐnfēngshìsuǒmóujiǒngjiǒngdiànguānghuī

pínérshìzhōngbǎozhějiàochìguī

shǒuguàncéngpēnghóngchángyòngqiánchuí

xiǎogēnháizhīfǒushìjiāzhēnbáiméi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所作的《草堂清和尚赞》,通过对清和尚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修行境界。首句“凛凛孤风世所稀”形容清和尚超凡脱俗,如孤风一般独特,世间少有。"碧眸炯炯电光辉"则以明亮的眼睛比喻他的智慧之光,犹如电闪雷鸣般耀眼。

接下来两句“贫儿示与衣中宝,富者教伊赤体归”揭示了他不拘世俗财物的态度,对贫者慷慨赠予,对富者则教以看破红尘,回归本真。"毒手惯曾烹佛祖,洪炉常用大钳锤"运用象征手法,暗示他经历过修行中的艰难磨砺,如同烹煮佛祖(佛法)或在大火中锻炼自己。

最后两句“小根魔子还知否,此是吾家真白眉”以“小根魔子”指未开悟之人,而“真白眉”则暗指清和尚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禅师的敬仰和对其修行成就的认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语言,赞扬了清和尚的智慧、无私和坚韧,体现了禅宗崇尚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精神。

作者介绍

释宗杲
朝代:宋   字:昙晦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生辰:1089~1163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猜你喜欢

寄仲贤朝议

仙雏曾伴学飞翻,三纪光阴一梦间。

龙坂旧游今独在,凤池高步已难攀。

衣冠每恨功名晚,风月谁兼富贵閒。

契阔人情应见念,故人憔悴老巴山。

(0)

和清晖亭

亭榭轩窗处处开,清晖嘉致号为魁。

群峰有景互争出,一水无声相向来。

已借寒光摇棨戟,莫辞欢赏费瓶罍。

新诗自属风骚将,何苦登临愧不才。

(0)

寄贺李修孺移利宪

才出关来又入关,欲閒天意未教閒。

一生孤直知心处,三度交承隔政间。

食蔗羡君方有味,过屠怜我尚何颜。

功名不是蹉跎物,犹惜清时共仰攀。

(0)

和宇文侍郎观潮

江上双峰屹若门,秋潮涌出势横奔。

先声何翅云雷震,猛逝直疑溟海翻。

壮观平分吴与越,激波遥自巽之坤。

驱除残暑长空凛,喷薄晴光列岫昏。

冲涉唯惊兀舟楫,迁腾那复论鹏鲲。

仙槎远泛时相际,野马兼驰力更掀。

华信筑塘无宿恨,子胥乘浪有忠魂。

吴儿勿诧轻身弄,自古冯河岂足言。

(0)

送宋茂宗

三年持节使巴夔,今日飘然受代归。

去棹勇争江水急,前旌遥趁峡云飞。

陟明伫听跻华贯,荣觐应欣著綵衣。

肯记天涯留咏处,翠岩幽洞亦几稀。

(0)

答宋茂宗诗卷

夔府春残暂息肩,感君佳遗意飘然。

顿忘巇崄三千路,为得风骚五十篇。

山水清音归老笔,球琳秀气满新编。

虽无健句酬来贶,终日吟哦兴自全。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