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亦率真性,无端事苦吟。
最清惟夜气,难尽是秋心。
漏静悲逾切,镫昏响欲沈。
可怜谁兴语,斜月半墙阴。
尔亦率真性,无端事苦吟。
最清惟夜气,难尽是秋心。
漏静悲逾切,镫昏响欲沈。
可怜谁兴语,斜月半墙阴。
这首清代诗人凌扬藻的《秋蛩》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处时的感受。首句“尔亦率真性”表达了对秋虫鸣叫的自然本性的赞赏,认为其鸣声直率真实。接着,“无端事苦吟”则暗示了诗人自己在深夜被秋虫的哀鸣触动,陷入沉思与吟咏之中。
“最清惟夜气”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寂静和清冷,使得秋虫的鸣声更加清晰,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而“难尽是秋心”则揭示了秋天特有的凄凉与落寞情绪,这种情感难以言表,只能通过聆听秋虫来寄托。
后两句“漏静悲逾切,镫昏响欲沈”描绘了深夜漏壶滴水声的静谧和灯光昏暗中虫鸣声的低沉,悲凉的情绪随着这些细节的描绘而愈发强烈。最后,“可怜谁兴语,斜月半墙阴”以景结情,诗人感叹无人能理解他的心境,只有那半墙阴暗处的斜月,仿佛与他同在,默默倾听这秋夜的哀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虫的鸣叫,展现了诗人孤独、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