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庄子》
《回庄子》全文
清 / 成书   形式: 古风

乱山去无际,砂砾为平川。

渺然见村落,孤迥殊可怜。

屯众三五家,茅栋八九椽。

门前有老树,屋傍有流泉。

泉流不出村,渟泓作方园。

平畴望可尽,禾黍亦陌阡。

天生一掬水,灌此百亩里。

如从称量出,不过亦不愆。

芳草绿满地,野花红欲燃。

不意桃源境,落此戈壁天。

驱车去未远,回首意再牵。

依然入大漠,百里无人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与生机并存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独特感悟。

首句“乱山去无际,砂砾为平川”,开篇即以壮阔的山峦和广袤的沙漠对比,营造出一种辽远而荒凉的氛围。接着,“渺然见村落,孤迥殊可怜”两句,诗人由远及近,描绘了远处隐约可见的村落,以及村落的孤独与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屯众三五家,茅栋八九椽”描绘了村落的简陋与朴素,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质朴。而“门前有老树,屋傍有流泉”则在荒凉中注入了一抹生机,老树与流水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泉流不出村,渟泓作方园”描述了泉水在村落中的流淌与汇聚,形成了一个方形的水池,既展示了自然之美的和谐,也暗示了村落的封闭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平畴望可尽,禾黍亦陌阡”则转向对农田的描写,展现了广阔的田地与成熟的庄稼,象征着劳动与收获的美好。而“天生一掬水,灌此百亩里”则赞美了自然界的慷慨与生命的奇迹,即使是一滴水,也能滋养百亩土地。

“如从称量出,不过亦不愆”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理解,强调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芳草绿满地,野花红欲燃”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绿草与红花相映成趣,充满了希望与活力。

“不意桃源境,落此戈壁天”将诗人所见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世界相联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对现实的荒凉与艰苦发出了感慨。

“驱车去未远,回首意再牵”表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不舍与留恋,即使离开,心中仍牵挂不已。

“依然入大漠,百里无人烟”则以更广阔的视角收尾,展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成书
朝代:清

(?—1821)清满洲镶白旗人,穆尔察氏,字倬云,号误庵。乾隆四十九年进士,由主事累官户部右侍郎。工诗,尤长古体。有《多岁堂诗集》、《古诗选》。
猜你喜欢

卜算子.舟行

云重压蓬低,沙积阑篙住。

雨后山光绿不分,送入天边去。

岸阔见长芦,村远惟疏树。

薄暮渔人泛艇归,泊向荒烟际。

(0)

虞美人·其一送春,闻苏常告警作

山塘七里春如锦,残鸟啼花暝。

轻帆微雨别金尊,却恨浮云生长本无根。

如今消息长安路,望断江干树。

楼台歌舞是谁家,门外春风飞絮,满天涯。

(0)

满江红·其五寿祖赞善勿庵,用梅村先生寿巢村相国韵

绿鬓功名,雅自负、苍髯如戟。

恰又听、玉堂清漏,金门瑶瑟。

风动铃音趋直早,花移砖影挥毫毕。

共一春、携手上高楼,江南客。文蔚起,名薰炙。

庭罗雀,尘凝席。正承华初启,烽烟方息。

击楫谋成台上米,围棋齿折中门屐。

拟升平、朝野献南山,从今日。

(0)

己酉冬赴鄂城舟中即景

轻舟飞渡楚江隈,霜染枫林夹岸陪。

帆影遥从窗外过,涛声时向枕边来。

盘桓画槛安如屋,旋转蒸轮响似雷。

最爱月明高处望,滔滔银浪万花开。

(0)

登天台山感赋

久闻福地最清幽,何幸登临此处游。

四面湖山来眼底,一天风月会心头。

茫茫尘世浑如梦,渺渺江流总似浮。

更有消愁驱俗处,数声清磬入帘钩。

(0)

春日杂咏四首·其二

小园花木手亲栽,每到逢春树树开。

还是东风知我意,频送花香入帘来。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