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峤长风烟。裴徊神后祠前。晚潮遥送木兰船。
佩环声里婵娟。春尽玉颜空寂寞。卷帘凝对高阁。
倡女几家行乐。夜深犹弄弦索。
孤峤长风烟。裴徊神后祠前。晚潮遥送木兰船。
佩环声里婵娟。春尽玉颜空寂寞。卷帘凝对高阁。
倡女几家行乐。夜深犹弄弦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画面。"孤峤长风烟",寥寥几字便勾勒出海岛上的孤独与风中的迷蒙烟雾,营造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氛围。"裴徊神后祠前",诗人徘徊在神庙前,可能是在凭吊或祭拜,流露出对神灵的敬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晚潮遥送木兰船",通过晚潮和木兰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远方的离别,木兰舟的离去更增添了几分寂寥。"佩环声里婵娟",佩环声与月光下的婵娟(女子)相映成趣,但又暗含了空虚与孤独。
"春尽玉颜空寂寞",春天已逝,佳人的青春容貌也如春花凋零,只剩下空洞的寂寞。"卷帘凝对高阁",诗人独自卷起窗帘,凝视远方的高阁,反映出内心的孤独和对繁华景象的向往。
最后两句"倡女几家行乐,夜深犹弄弦索",以倡女深夜还在弹奏弦索,反衬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世俗欢乐的羡慕。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汪东的独特艺术风格。
云昏雨暗黄芦渚,沙碛风高人断渡。
一叶扁舟忽下来,落日还收钓筒去。
收尽沙头白鸟飞,蒹葭暮雪满蓑衣。
千门万户拥被卧,独钓寒波人未归。
隔屋青灯一点明,卧听檐雨落三更。
无因作得还乡梦,门外儿童爆竹声。